乐山水晶头批发承诺守信「在线咨询」
作者:互联互通线缆2020/7/20 21:32:27







?干货-综合布线线缆铺设及施工要点(一)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是IT通信基础的建设,因其绝大部分为隐蔽性施工,若一旦在质量上有所不佳,后期维护及改造都将非常的麻烦。所以综合布线一定要规范化施工。

1 、信息模块安装工艺

网络信息模块建设要求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1)信息模块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地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

(2)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3)信息面板应有标签,以颜色、和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系统采用TIA/*** 568B标准接线。

(4)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

a. 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cm;

b.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

c.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

d.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

e. 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

f.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

g.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



?线缆敷设工艺

电缆敷设要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1)工作区内线槽布局要合理、美观;

(2)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4)对绞电缆在工作区宜预留3~6cm的长度;

(5)线缆剥线处理: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6)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7)在同一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8)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监控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9)各缆线间的***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0)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

(11)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12)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3)电缆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14)管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转弯处应绑扎固定。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15)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16)完成布线后要采用专用测试设备进行链路测试。保证所有信息点达到6类线路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二)

3、垂直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纤总芯数,应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并留有适当的备份容量。主干缆线宜设置电缆与光缆,并互相作为备份路由。

大楼每层预留1个弱电管井,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敷设光纤和大对数电缆的垂直电缆桥架安装的长方形地面孔,弱电井开孔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桥架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跳线架的地方。

弱电竖井的位置也应尽量位于建筑平面的物理中心,可以减少水平线缆的用量,通信综合楼的面积较大,强、弱电共用一个弱电竖井,分区管理、面积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

设计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 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

2) 光缆可选用多模的光纤,也可以是单模的(室内)光纤。

3) 垂直干线光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相当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

4) 垂直干线要防遭***(如埋在路面下,挖路、修路对电缆电缆造成危害),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

5)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电的设施。

6)满足整幢大楼干线要求和防雷击的设施。

4、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间系服务于水平布线和垂直主干的跳接及配线管理的某一空间,除终接垂直与水平线缆的配线设备外,还包括跳线等。依据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设备间hao位于整个楼宇的物理中心位置,这样整体网络会比较均衡,并可以合理地减少主干线缆用量。

设备间配置终接垂直与水平线缆的配线设备、设备机柜、跳线等设施设备。

机柜:由于网络设备多为19英寸标准设备,为了便于维护管理,可选择2m(42U),19英寸立式机柜。

铜缆配线架:连接语音干缆的配线架选择交叉连接配线架(110DW型);为了便于与网络设备进行跳接,选择六类模块式铜缆配线架连接所有的数据水平线缆。

光缆配线架:为了适合19英寸标准安装方式,在设备间选择19英寸光纤配线架用于连接室内单模光纤。

设计时注意要点为:

1) 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

2) 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

3) 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在实际实施时,设备间通常和主配线间和并在一起。

5、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管理区包括交连、互连和信息点。管理点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交连使用有可能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王鹏飞认为,构建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需要扎扎实实把基础工业元器件做起来,是根本出路。因此通信线路能够延续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地点,从而实现了通信线路的管理,选用相应的跳线架来控制跳线的走向,大量的跳线就变得有条不紊,配线间显得整洁有序。

设计时要注意如下要点:

1) 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2) 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实现灵活、多功能的能力。

3) 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

4) 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集线器、交换器等)。

5) 有集线器及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

6) 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好设备。

6、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中,数据传输一般采用光纤连至各楼,这样可使主体带宽达到千兆,为系统以后升级减少***。

光缆进入各个大楼的中心节点后,加装熔接盒与耦合器进行熔接。网络中心可安装一机架式熔接盒。智能手机里的SoC芯片的推出商用,则是大唐电信集成创新方面的突出代表。光缆布线与熔接完毕后,需进行测试,测试分为两步,第yi步进行通路测试,即检测线路是否畅通,有无断路或短路;第二步进行性能测试,即对其传输速率、衰减率、损耗进行测试。

设计建筑群子系统时要考虑整个布线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确定楼宇间传输介质和路由,并使线路长度符合有关网络标准的规定。



商户名称:四川互联互通线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