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product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作为产品数据***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它以电子仓库为底层支持,以材料明细表为其***核心,把定义***终产品的所有工程数据和文档联系起来,实现产品数据的***、管理与控制,并在一定目标或规则约束下,向用户或应用系统提供产品结构的不同视图和描述,如设计视图、装配视图、制造视图、计划视图等。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包括产品结构管理与产品配置管理两部分。提供给用户的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产品材料明细表的创建与修改;
③产品材料明细表的版本控制;
③支持对“零件和或子部件被哪些部件采用”和“部件采用了哪些零件或子部件”的查询;
④支持对产品文档的查询;
⑤产品材料明细表的多视图管理;
⑥系列化产品结构视图管理;
⑦支持与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 Ⅱ)或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的集成等。
产品结构管理
相互关联的一组零件按照特定的装配关系组装起来即构成部件,一系列的零件和部件有机地装配在一起则构成为产品。将产品按照部件进行分解,部件再进一步分解成子部件和零件,直到零件为止,由此形成的分层树状结构,称为产品结构(树)。在产品结构树中根节点代表产品(或部件),枝节点和叶节点分别表示部件(或子部件)、零件。产品材料明细表集中反映了产品结构的汇总信息,它描述了产品结构中各零部件的这种层次关系、每个零件的数量、材料、自制件还是外购件等信息。
产品结构管理主要包括产品结构层次关系管理、基于文件夹的产品与文档关系管理和版本管理等。
1, 产品结构层次关系管理
产品结构管理中的层次关系管理主要满足对单一、具体产品所包含的零部件的基本属性的管理,并要维护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利用PDM系统提供的产品结构管理功能可以有效地、直观地描述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
在产品结构树中,解个零件、部件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如零(部)件标识码、名称、版木号、数量、材料、类型(自制件、外购件)等等。在PDM中查询零部件时,可以按照单个或多个属性进行单独或联合查询,以获得零部件的详细情况,如按照类型为“外购件”的属性查询,可得到采购部门关心的信息。通过建立零件与部件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产品结构的层次关系。通常随着产品复杂度的不同,这种层次关系少则两三层,多者六七层不等。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构件经常有修改情况出现,不仅有个别属性的修改,甚至还有结构关系的修改。在PDM中完成上述修改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况,较简单的情况(如还未形成版本时)可直接修改,复杂的情况(如对已发布版本的数据进行修改)则需要按照工程更改规定的过程进行。
图2-4给出了产品结构及其基本属性的示例,图中表示了产品零部件之间的层次关系及每个节点包含的相应属性。通过这样的产品结构树图,根据所给查询条件,走不同的分支,就可迅速地找到所需的数据;还可以自由选择结构树的分解层次数,展开自行设定的层次中的零部件,在需要时可以输出相应的材料明细表(bill of material, BOM)。
图2-4产品结构及其基本属性
2.基于文件夹的产品——文档关系管理
在PDM系统中,对象(如产品、部件、零件等)与文档并不直接发生联系,往往通过文件夹作为连接对象与文档的桥梁,通过文件夹的分类管理来实现对对象的各种不同文档,如图纸、数据文件等的分类管理。图2-5表示了对象、文件夹、文档的关系。
图2-5对象、文件夹、文档间的关系
3.版本管理
通常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设计对象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会产生许多版本。版本不仅包含了设计对象在当时的全部信息,而且还反映了该版本的设计对象和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的联系,例如,零部件对象的版本与文档版本的关联性。一个对象的多个版本间应该有联系,并且还应有识别每个版本的有效条件。此外,版本应有标识号,一种是按版本产生的时间顺序记为A,B,C,…;另一种是按照正整数的顺序,以时间先后依次记为1,2,3,...;有时两种形式混合使用。
( 1)版本管理的模型
常见的版本管理模型有两种:线性版本模型和树状结构版本模型,见图2-6(a)和(b)。
图2-6两种版本模型
线性版本模型是***简单的模型,它是根据版本产生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的。它通常用对象的标识号和版本号两个属性表示(这两个属性相当于对象在关系数据库中二维表的主键)。当产生一个新版本时,系统自动赋予一个新版本号。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版本顺序产生的情形,其缺陷是不能区分是新设计产生的版本,还是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修改的版本,即它不能用于有多种可选设计方案的情况。
树状结构版本模型正好能够弥补线性版本模型的缺陷。在该模型中,一个特定的路径就反映了一种设计方案的版本繁衍过程,如图2-6(b)表明了某对象具有两种设计方案,在B版本基础上形成了可选的C版本和F版本;在C ,F基础上分别有修订后的***本和F版本,***本和F版本既是其上一版本的修订版本,又是两种设计方案的终止版本。
(2) PDM中的版本管理
PDM的版本管理可以管理事务对象和数据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前者如零件、部件、文件夹等,后者如各种文档。一般来说,对这些对象采用的是线性版本模型,按照时间顺序系统自动赋予一个版本号,且不允许赋重复的值。
按照设计对象所处的不同状态,版本有不同的状态名。设计阶段对象的版本称为工作版本,工作版本驻留在设计人员私有的电子仓库中,被设计者修改,其他用户不能访问,并且也不能被引用。当设计工作完成后,设计者需要将该对象的版本提交到共享的公共电子仓库待审批,这种存放在共享电子仓库中待审批的版本称为提交版本。
提交版本不允许修改或删除,其他用户可以查看,但不能引用。提交版本经审核批准后,成为发放版本。发放版本放在专门的电子仓库中,所有用户只能对它进行查询,不能修改。在设计的某阶段时间内,若需要版本保持不变的状态,则可以将它***起来,称为***版本。***版本一般存放在项目电子仓库中。
处于***状态的版本不允许有更新、删除等操作,但是***版本解冻后成为工作版本,即可对它进行操作。提交版本即是审批阶段的***版本,它和***版本一样,都能被设计者引用,成为设计者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不再改变的版本都需要归档保存。版本归档后称为归档版本。
设计过程中对象经常要修改,但有时修改的程度较小。针对这种情况,有的PDM系统采用了图2-7所示的版本模型,即正式版本用A,B, C,…标识,并将在每个正式版本基础上所作的小范围的修改,标记为Segl,Seg2,Seg3,…这些修改的序号也是按照产生的时间顺序赋值,系统将***产生的修改序号记为1,以后顺序递增。例如,设计零件时,在原有零件结构的主模型上所作的小范围的修改.当还不至于上升到建立新版本时.可以用修改序号来标识。
(3)版本对产品结构信息的影响
图2-7对象的版本管理
增加了版本属性后,产品结构关系的复杂性明显增加。
图2-8(a)说明不含版本的零件与文档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时可以直接建立零件对象与其相关的文档信息(如实体模型、二维图纸、测试数据、工艺文件与NC代码等)之间的关系。图2-8(b)说明包含版本的零件与文档之间的结构关系,零件有不同的版本,而文档信息也有自己的版本,这时在结构关系中表述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匹配关系。
图2-8(a)与图2-8 (b)上的信息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分别属于不同的电子仓库和PDM用户,物理上存储在不同的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中。
图2-8不含版本与包含版本的零件文档结构关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