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PDM能够为技术开发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实事求是地说,PDM的实施还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在国内外都不乏失败的案例。只有看到了PDM的风险,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把这种风险分为“技术”上的阻力和“人”的阻力。
PDM在***阶段首先要考虑的是图档管理,这是比较容易实施的部分,也***容易被设计人员所接受。第二阶段要考虑流程管理,这部分的实施工作一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可以提供一些前期的适应方法以及培训以减少这些阻力。第三阶段是产品开发过程项目的综合管理。***后是系统在整个企业内部的扩展。
PDM系统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套技术解决方案。首先描述一下解决方案的逻辑架构和技术架构,然后进一步讨论PDM系统的功能架构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
1解决方案逻辑架构
较为理想的PDM系统实际上提供一套电子化的产品开发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固化了许多***的管理制度与思想(APQP, QS9000 )。一个标准的PDM系统应该是建立在如图9-1基础上的。现将方案的构成分别说明如下。
1.网络通信
PDM系统将作企业协同产品开发的平台,所有的数据将集中进行管理、控制和发布。所以必须由网络来传输数据、发送任务。考虑到系统中存放的一些技术数据容脸较大,为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应该有足够的网络带宽。
2.运算服务、文件服务
运算服务为用户的请求(如查询、提交任务到流程等)提供服务,同时其底层应用关系型数据库(现在越来越多的系统使用Or***e):文件服务提供所有不同版本的技术文件的存取支持。
3.产品数据、流程数据、***
它们由存放在Or***e数据库中的元数据(如流程记录)和物理文件(如原理图文件)所构成。从逻辑上划分包括设计的结果数据(所有技术文件、BOM、版本情况等)、流程数据(流程历史记录、流程进展情况等)、***(所有用户的信息、角色的定义等)。图9-2为PDM系统的逻辑架构。
图9-2 PDM系统解决方案的逻辑架构
4.数据管理流程、支持流程
指电子化的数据权限动态控种调阅流程、设计更改流程、设计评审/审批流程、元器件申请流程、项目流程等。
5.通用的结构化产品开发流程
指电子化的产品研制流程,如软件开发流程、项目设计流程等。与设计管理流程、支持流程一起构成了稳定的产品研制可以使用的流程,即不同项目的设计任务均由这些流程组合完成。而具体的执行人员在项目进行过程当中再行指定。
6.多项目管理流程
指所有项目的设计计划、任务分配、执行状态反馈(技术状态、计划进展)、进展情况跟踪、多项目任务管道、多项目资源负载等流程.
7.产品开发应用工具
指设计工具,如UG、Pro/Engineer、Catia等。PDM的应用***会取代这些应用工具,但通过封装技术,使得这些工具与PDM系统紧密衔接,将日常的设计工作与PDM系统的应用***地结合在一起。
8,标准、规范
是流程优化、系统规划、配置的主要依据。通过系统的运行,将部分标准、规范等与电子化的流程紧密结合。
9.研制小组(多功能项目小组)
由不同部门不同设计人员构成的集成产品开发小组,是系统主要的用户。
10.系统维护、支持人员
是企业负责具体推广、系统维护/支持的人员。他们与项目小组一起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 解决方案体系架构
对于典型制造企业,由于技术人员当前不算太多,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较为理想的体系结构(图9-3)分五层:
图9-3较为理想的体系结构
.底层服务层,是硬件环峨、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都取决于具体PDM软件对其的支持。
.PDM服务层,现在较为通用的大型PDM软件均采用面相对象结构,向下通过自己的数据处理逻辑直接与数据库交互,向上提供墓本服务供应用组件使用。
.PDM应用层,主要是各种功能相对集中的应用模块,其实各模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根据其功能把它们划分开,另外作为集成框架,还需要封装各应用工具,并和特定的工具实现数据接口。
.应用工具层,范围较广,所有企业应用的工具其产生的电子数据都应该得到统一有效地管理。
.应用界面层,是对使用者和管理者都一致的PDM客户端界面。
本文由:http://www.pdm.so 英泰PDM发布,转载请声明,联系人:吴先生 4000627868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