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葡萄酒和果酒进行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葡萄酒,我们常说它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其得益于葡萄自身优异的理化特性,这些特性甚至能让葡萄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转化成合格的葡萄酒。首先它产量较大,容易有富余的原料用于酿酒;其次它表面天然携带大量酵母,具备自然发酵的先决条件;果皮的机械强度适中,既利于运输也便于发酵前的破碎;果肉的液化程度高,不会在出汁这个环节上带来困难。
的是:葡萄有较高的自然糖度,足以发酵到易于保存的高酒精度;以及适宜的酸度,这个酸度下是酵母的天堂,却是大多***的禁区,有效的维持了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稳定性,而带来的酸感也在消费者的接受范围。
葡萄可谓集“高富帅”于一身,所有先天条件都非常有利于葡萄酒的酿造,早在远古时期葡萄酒便被先人所发现并总结出完善的酿造工艺(陶醉8000年——美酒起源时间线),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众多优良的酿酒专用品种,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占尽了先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而其他水果却没有这么幸运了。且不说产量,吃亏的要算它们自身的理化特性了。大多数常见水果相对葡萄来说低糖高酸,若在没有技术条件的干预下进行发酵,产生的低酒精度不利于产品的保存,发酵后凸显的高酸非常容易让酒不好喝,甚至能达到不愉悦的程度;好容易有那么几个高糖水果,酸又非常疲软,使得***问题在发酵过程中便早早的显现出来。而发酵取汁在大多数果酒的生产中也是一个难题,要么果皮太厚太苦,要么果肉太硬、太稠……
总之,几乎难以找到像葡萄那样集“高富帅”于一身适合酿造的水果,别说在工艺技术不发达的历史早期,即使到了技术手段发达的今天,想利用单一水果酿造一款的果酒也不是那么容易。
那柚子酒是如何酿制而成的呢?
那柚子酒是如何酿制而成的呢?
1、用水果刀将柚子剥皮成叶片状,清水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再装入酒坛;
2、将蒸馏出来的高度白酒(50-52度为宜)倒入装有柚子皮的酒坛中(柚子皮和白酒比例为=1:3);
3、根据喜好加入适量蜂蜜,然后密封;
4、待柚子皮整体颜色褪去,显现出淡白色后取出柚子皮(此时柚子皮还可再利用炖汤或者驱虫除味),即可得到成品饮用;
5、利用酒的强渗透性,能够将柚子皮里的成分更多的分解出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