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优点
①大量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回收生物能(沼气);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没有为微生物提供氧气的鼓风曝气装置,可以降低大量的能耗。在大量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厌氧处理工艺还会伴有大量沼气产生。而沼气中的碳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以直接用于锅炉燃烧或发电;
②污泥产量很低;
由于污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被转化为沼气——碳烷和二氧化碳,而用于细胞合成的有机物相对较少;同时,微生物增殖速率好氧工艺要比厌氧高很多,产酸菌的产率Y为0.15~0.34kgVSS/kgCOD,产碳烷菌的产率Y为0.03kg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约为0.25~0.6kgVSS/kgCOD。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l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
③厌氧可以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因此,对于污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质时,利用厌氧工艺进行处理后的效果更好一些,或者也可以将厌氧工艺作作为提高污水可生化性预处理工艺,为后续好氧处理工艺处理效果提供基础。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印染污水脱水技术简介
当前,国内外的印染污水多采用***与生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就原理来说,生化主要用于COD,BOD的去除,***主要用于脱色、悬浮物及不可生物降解C0D的去除。目前印染污水脱色技术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种。
化学法:用于脱色的化学方法常用的有混凝法、化学氧化法、电解法及光化学法等。
混凝法是印染污水处理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混凝法对去除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混凝剂加入污水中主要是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和沉淀网捕等作用去除污水中以胶体或悬浮状态存在的染料及其它污染物。
常用的混凝剂有无机混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等。
使用量较大的铝盐、铁盐等混凝剂对水中憎水性染料分子如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的混凝效果较好,且形成的絮体易于分离;但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特别是对小分子量、单偶氮键、含有数个磺酸基的水溶性染料的混凝脱色效率较差。
混凝法因染料品种和混凝剂的不同,脱色率在5O~9O%变动。
电解法:电解法是污水处理中的电解质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的过程。由产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有机酸和醇类、醛类氨、二氧化碳等。污水中的污染物在阳极被氧化,在阴极被还原,或者与电极反应产物作用,转化为无害成分,被分离除去,可对印染污水实现有效脱色。传统的电解法对疏水性及亲水性染料都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但电耗大。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混凝一电解法,先去除胶体态或分散态染料,针对水溶性染料完成氧化脱色,以节省电能。研究表明对含直接、硫化、分散及媒介染料的印染污水采用电解法脱色率可达9O以上,酸性染料污水脱色率可达7O以上。伍文波等利用利用废铁屑和粉煤灰的电化学原理处理印染污水进行了研究,发现色度去除率达95以上。
光化学法:光氧化脱色法是利用光和氧化剂联合作用时产生的强烈氧化作用,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使污水中的C0D、B0D5和色度大幅度下降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发酵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光氧化脱色法中常用的氧化剂是氯l气,有效光是紫外线。紫外线对氧化剂的分解及对污染物质的氧化起催化作用。
浮选法处理含油废水
浮选法:浮选法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注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油粒黏附,因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形成浮渣层从水中分离。一般情况下,在***污水处理期间,应按照特定流程先后排放到调节池→快混池→慢混池→斜管沉淀池中,并对污水进行过滤,***后在经过pH回调池以后才可以排放。浮选法由于装置处理量大、产生污泥量少和分离等优点,在含油污水 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浮选常用的方法是溶气浮选法、叶轮浮选法和射流浮选法等。溶气浮选法和叶轮浮选法存在停留时间长、装置制造和维修麻烦、能耗高等缺点。相比之下,射流浮选法不但能节省大量能耗,还具有产生气泡小、装置安装方便、操作安全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欲提高浮选效果可投加浮选剂,浮选剂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和起泡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吸附架桥作用,可以使胶体粒子聚集随气泡一起上浮。另外,在原有浮选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善也可进一步提高除油效率,如将浮选池结构由方形改为圆形减少了死角或采用溢流堰板排除浮渣等。将溶气浮选与塔浮选结合在一起,在塔分离系统中处理含油污水,获得了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考察了在溶气浮选装置中添加活性炭对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活性炭含量在50~150mg/L时,COD去除率从16%~64%升到72%~92.5%,BOD去除率从27%~70%提高到76%~94%,处理后BOD和COD值分别降到45%~95mg/L和110%~200mg/L。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