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反应器工作原理
它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1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厌氧反应四个阶段(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l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第1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固体悬浮物的危害:当水被悬浮物污染,再大量排入自然界水体,将造成水体混浊,颜色改变。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1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SRTamp;gt;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厌氧生物处理法术语解释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兼性厌氧l菌和专性厌氧l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进而转化为碳烷、二氧化碳的有机污水处理方法,分为酸性消化和碱性消化两个阶段。食品、生物、化工等行业排放大部分废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常规的***、生化处理难达到处理目的,同时存在操作管理,***大,运行成本高等一系统问题。在酸性消化阶段。由产酸菌分泌的外酶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变成简单的有机酸和醇类、醛类氨、二氧化碳等;在碱性消化阶段,酸性消化的代谢产物在碳烷细l菌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碳烷、二氧化碳等构成的生物气体。这种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和粪便污水等处理。
EGSB反应器的优缺点
EGSB反应器相当于改进型UASB反应器,属于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1.提高反应器内的液体上升流速,;2.颗粒污泥床层充分膨胀;3.污水与微生物之间充分接触,加强传质效果;4.避免反应器内死角和短流的产生;5.占地面积较UASB小。
缺点:1.反应器较高;2.采用外循环,动力消耗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