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技术
在建园时须进行造林地选择,种苗选择,林地规划等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油茶的优良特性,达到高产、稳定的目的。
林地选择与整地
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5.0-6.5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轻粘壤土,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南坡、东南坡或平缓的北坡、西北坡,坡度25度以下的低丘陵岗地,南坡海拔950米以下,北坡海拔600米以下地势开阔地区。注意避免油茶林重茬,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也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如有山脊、山顶,特别是北坡、西北坡栽植防风林带或营造混交林等,创造有利于油茶开花结实的环境。
整地: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坡度小于10度,提倡全整地,深度20cm以上,等高种植。坡度大于10度的,采用等高水平带状整地,坡小带宽(7-10米宽),坡大带窄(1-1.2米宽),带与带之间均留下1.5米地空的不垦,沿山作带,带上打穴。清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草特别茂盛的地方,尽量在整地前1-2个月先喷草甘石磷杀灭杂草,待杂草基本腐烂后再整地。
油茶苗基地选择的注意事项
立地选择油茶造林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海拔500m以下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在山区谷地宽度不足50m的两侧山坡不宜造林。为便于经营管理,造林地宜相对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质的地区,油茶生长不良,忌选为油茶造林地。
整地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
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40cm×40cm×50cm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因地制宜确定栽植密度,一般采用的密度为2.5m×2.5m、2m×2.5m和2m×3m。
嫁接油茶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枝接尽量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而接穗的芽还未开始萌动时为好。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可先将接穗采集贮藏于低温之处,***生长,待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时进行嫁接。也可以将砧木栽在容器里,放于温室,或在嫁接前单个月,用塑料薄膜遮盖增温,促进砧木提早发芽,适时嫁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砧木与接穗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嫁接油茶苗成活的重要因素。砧木过小,砧木与接穗接合面小,嫁接成活率低,砧木过大,其断口较难愈合,一般砧木直径1厘米左右为宜。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三、四年生苗适于嫁接,高产油茶二年生苗可行嫁接。用高产油茶做砧木,不但可以提早一年嫁接,而且根系发达,有利于嫁接苗生长发育。砧木生长好坏,也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因此,嫁接前后加强砧木的水肥管理,促进砧木的良好生长,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苗木堆放的方式也要注意,而不能杂乱无章的丢在车厢内。通常先以车厢的长度方向放三层,并且摆放整齐,然后以垂直之前树苗的方向放三层,依此类推、逐层放好。另外还要讲的是,大苗、粗壮苗放在下层打底,较细小的苗往上面摆放。装卸的工人不能在上面踩,否则很容易踩断主杆、树叶也容易掉落,造成苗木机械损伤。
树苗装好以后应马上动身,如果是皮卡车,要在上面盖一层遮阳网(见图3),减少因风吹带走的水份,降低影响成活率的不利因素。假如路途比较远,由二位司机轮班开车,日夜赶路,采用“人休车不休”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到了以后要马上卸货,并分散摆开来,把高产油茶苗里面的热量散发出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