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一般情况下,每栋建筑物有一个主接地母线。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接点,其理想位置宜设于外线引入间或建筑配线间。主接地母线应布置在直线路径上,同时考虑从保护器到主接地母线的焊接导线不宣过长。母线槽允许载流量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校正系数Kt按上式计算,当环境温度高于额定环境温度时,Iy值应予以修正,其修正值:Iyx=Kt。接地引入线、接地干线、直流配电屏接地线、外线引入间的所有接地线,以及与主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均应与主接地母线良好焊接。当外线引入电缆配有屏蔽或穿金属保护管时,此屏蔽和金属管也应焊接至主接地母线。主接地母线应采用铜母线,其截面尺寸为6mm厚X100mm宽,长度可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和接地母线相同,主接地母线也应尽量采用电镀锡以减小接触电阻。如不是电镀,则主接地母线在固定到导线前必须进行清理。
铝合金母线槽接地技术认识
传统的保护地线PE线放置在母线槽内一侧,由于电磁感应在保护地线上感应的故障电流经实测比理计算还要高出50%,同时三相导电排距PE间距不等,电感也不等,线路较长时,在故障电流下,三相严重不平衡。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非磁性材料铝合金外壳做保护地线,包围在导电排四周,由于它尽可能的靠近三相母排,可做到电抗小,且保护地线与三相母排距离相等,电抗相同。这样无论是短时还是持续相对地短路故障,这种接地方式都比单独设置PE排好。3)当工作温度变化时,母线槽会发生伸缩变形,如果母线槽与支架问采取剐性连接,母线槽就会弯曲。因此国际电气技术公布及提倡电汇排(母线槽)以外壳作为接地导体。 把外壳与PE排合为一体,也避免了外壳与PE连接处因长期腐蚀,接触不良而产生接地连续性不良现象。 在母线槽强制性标准GB7251.1的7.4条防护的7.4.3.1.5条中规定,如果采用的措施能够保证电路有持久良好的导电能力,而且载流容量足以承受成套设备中流过的接地故障电流,那么组装成套设备的各种金属部件则被认为能够有效地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在7.4.3.1.7表4中规定了保护导体截面积。在7.4.3.1.5(e)中规定如果将外壳当做保护电路的一部分使用时,其截面积与7.4.3.1.7中规定的小载面积在导电能力方面应是等效的。
母线槽选择母排截面积的依据为何及如何计算
母线槽制造时,在通常条件下按用户所提供的母线槽所需载流量选择母排截面积。
按允许载流量选择母排截面积应满足以下条件:
Ijs≤Iy
式中:Ijs为母排的计算电流,A(通常由用户所提供);Iy为母排允许载流量,A。
母排截面尺寸,按以下几个条件选择:
(1)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
(2)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3)按短路时的热稳定校验;
(4)按短路时的机械强度校验。
对于大电流母线来说,起控制作用的一般是(1)、(2)两项,第(3)项所决定的截面积往往远小于(1)、(2)两项所决定的截面积,而第(4)项,由于母排截面较大,机械强度较高,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绝缘子跨距和母线槽间(或片间)垫块跨距来满足要求,所以一般也不是决定导体截面积的控制条件。母线槽选择母排截面积的依据为何及如何计算母线槽制造时,在通常条件下按用户所提供的母线槽所需载流量选择母排截面积。
选择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环境温度不同于额定使用环境温度时,其载流量Iy应乘以温度校正系数Kt。
Kt= Qm-Q1/Qm-Qn
式中:Qm为母线槽高允许工作温度,取40℃。
Q1为母线槽使用环境温度。
Qn为母线槽额定使用环境温度,一般为25℃。
母线槽允许载流量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校正系数Kt按上式计算,当环境温度高于额定环境温度时,Iy值应予以修正,其修正值:
Iyx=Kt.Iy。
②、对于供给商住楼的母线槽,因其使用负荷多为单相或两相三线,其零线(排)截面积与相线(排)截面积应相同;对于三相四线供电于工业区,其总零排截面积约为相排截面积的40%~60%;因此国际电气技术公布及提倡电汇排(母线槽)以外壳作为接地导体。对三相五线制母线槽其PE线(排)截面同零线,但其长度大于300mm,装于母线槽两端,其中间端用母线槽壳体铝合金代替即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