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密集型母线槽与两端始端箱和末端箱作用说明
密集型母线槽外型紧凑、体积更小,增强了母线系统的动热稳定性,使母线具有阻抗低、电压降低等优点,密集型母线的工作原理是:用带有5根爪爪(3火线 1零线 1地线)的法兰从低压配电柜出线铜排取电(这个法兰外面加个喷塑铁皮箱子就变成了始端箱,就是开始的意思),然后一直转,走到用电设备,如果用电设备数量大于1个,则需要预留插接口,用来接箱的(插接箱的作用就是从母线直身段上取电),有多少个设备就要有多少个插接箱,***后母线走到头了,就用个终端封(其实就是个盖子)把头堵住,不然铜排着非常不安全。母线槽电气成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母线槽的中性点大都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要是用电设备只有一个,那就不用插接箱端封了,直接用法兰把电引下来,再用电缆连到用电设备上就行,相对密集型母线槽操作更对方便安全。
密集型和空气绝缘型母线的特点
1.密集型母线槽 将裸母线用绝缘材料覆盖后,紧贴通道壳体放置的母线槽,即为密集型母线槽。母线槽火焰挡板单元:在火焰条件下,用于在规定时间内防止火焰蔓延的一种带或不带附件的母线槽单元或者其一部分。其特点如下: 1)密集型母线槽的固定方式,系由强硬的金属外壳来支撑,能承受较大的电动力冲击下的稳定性。因有较强的机械应力,故可以用来采用宽厚比大的母排,并进行立放布置。 2)由于宽厚比大的母线的应用,其发热量小而散热能力又较大。故载流量大为增加,可用于大电流母线合适。 3)由于采用了宽厚比大的母线,母线本身的散热面增大,且通过绝缘材料直接传递给外壳,利用了较强的对流散热方式,使其散热条件变的更好。 4)密集型母线载流量大,故其电流密度增大,平均在2.5周mmz以上,因而产品的成本大为下降。密集型母线槽的母排连接处和插座处,结构要复杂些,制造难度加大,生产工艺成本高。 5)用于密集型母线槽的宽厚比大的铜。由于密集型母线槽的母排的感抗甚小,因而其电压损失较小,适用于大电流远距离的线路,可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水平。 2.空气绝缘性母线槽 将裸母排用绝缘衬垫支撑在壳体内,靠空气介质来绝缘的母线槽叫空气型母线槽。 1)空气型的母排和外壳结构简单,特别是插接孔较多的情况下,因而价格便宜。空气型母排的固定方式是采用绝缘衬垫来支撑,根据动稳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跨度尺寸和线间距离。所以它动稳定性能不及密集型母线槽。 2)由于母线间和母线与外壳间均存在着空气介质,这对母排的散热性能大为减少,因而降低了它的载流量。 3)国产的空气型母线槽均将裸铜排配置了散热缩套,这固然对加强绝缘和散热均有好处.但同时也增加了造价。空气型母线槽的外壳结构简单,对多插孔的母线较为有利。 4)空气型母线槽采用宽厚比大的母线,受到动稳定的限制,所以多为宽厚比小的母排,这样它的发热量大而散热量小。限制了它的载流量。所以它用于小电流母排合适。用于大电流时,它的性价比将大大下降。 5)空气型母线槽母排的连接结构简单,制造工艺容易,安装方便。空气型母线槽母排的感抗大,其电压损失大,适用于小电流近距离的线路。
母线槽的发展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第三个,密集型母线的使用就是一个新型的环保的设备,因为它在使用时它的绝缘性相当的好的,还有它在燃烧时也不会有***气体散出。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屋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
由于大楼、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时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当要变更配电系统时,要使其变简单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采用母线槽的话,非常容易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还可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母线换相单元:用于改版相导体的相应位置以平衡电抗或改变相的排列位置的一种母线槽单元,比如L1-L2-L3-N转换成N-L3-L2-L1母线槽弯曲单元:导体和外壳设计成安装时可以转换方向的一种母线槽单元。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系统便是很好的选择。母线槽系统是一个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应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
母线槽从空气型发展到现在的复合绝缘型共经历了三代。
1.第1代空气型母线槽(BMC):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将导电排用绝缘衬垫支撑在壳体内,靠空气介质绝缘。工作环境发生火灾及人为***造成配电干线断电,均属非正常工作环境。相间距离50mm。由于母线之间接头用铜片软接过渡,在南方天气潮湿,接头之间容易产生氧化,形成接头与母线接触不良,使触头容易发热,故在南方***使用。并且接头之间体积过大,水平母线段尺寸不一致,外形不够美观。外壳防护等级有IP40~IP54。
2..第二代 密集型母线槽:
密集型母线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将导电排用绝缘材料覆盖后再与两侧紧固在一起。绝缘材料:聚四氟乙烯带,工作温度200度,缺点高温分解时产生使人致死的***(和氟光)聚***热缩管,质量差别极大,部分厂家采用廉价产品,实测绝缘达不到B级。真空断路器的合闸速度过低时,由于预击穿时间加长,会增大触头的磨损量。辐照交联阻燃绕带(PER)使用效果不错,工作温度150,防水性能好,有弹性,包缠比较紧密。在二代母线演变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母线形式,即密集型母线空气式插口。由于工艺的变化,已基本变成密集型母线密集式插口,即整体密集型母线槽。
3. 第三代 复合绝缘型母线槽:
母线槽除了导电排本身具有绝缘层外,各相线之间还有一定的空气介质绝缘。在各种弯头采用硫化绝缘技术。直线段采用MT-7-3橡胶套管。硫化绝缘技术:材料为CZ260快固绝缘粉末,采用四元交联固化,绝缘层与导电排间无间隙。其散热性能、防潮性能、绝缘可靠性能均优。但由于成本较二代母线偏高而未能广泛推广。硫化绝缘技术:材料为CZ260快固绝缘粉末,采用四元交联固化,绝缘层与导电排间无间隙。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