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剂对油漆光泽的影响
1、 稀释剂快干能够使油漆光泽变高
不同的季节油漆生产厂家会自动提供不同挥发速率的稀料。不少厂家将快慢干的稀释剂分开包装标识。这就为现场施工提供了极大的调整空间。
如果在夏季使用快干稀料,那么油漆的光泽将比使用慢干稀料高出20°。
2、 溶解力强的稀料增加油漆的光泽
稀释剂的作用仅仅是稀释油漆的,降低粘度。使油漆达到设备需要粘度和施工效果。施工后稀释剂将全部挥发至大气中,很难回收利用。这也是油漆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是大家更换成水性漆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价格越低越好。
其中稀释的过程对稀释剂要求两点:
2.1 稀释剂 溶解力不能太弱,如果太弱将会造成油漆絮凝成团,不能稀释油漆。
这个不用多说,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类事件。稀释剂加入油漆中,油漆和稀料分开,上层澄清的稀料,下面油漆缩成了一团。而且不论怎么搅拌,油漆就像一团泡泡糖一样,稀释剂批发,黏黏的,而且始终不与稀释剂融为一体。
2.2 稀释剂的溶解力不能太强。太强的稀释剂将造成油漆中的颜料絮凝,颜料从油漆中析出。这一类的现象更加隐蔽,很多时候没有被发现。
在现场的施工中有两款油漆出现过此类现象。我将此中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2.2.1 环氧沥青漆在稀释过程中出现沙粒状
环氧沥青漆的稀释剂多为200#,溶解力较差的溶剂。现场调漆时误加入了环氧底漆稀释剂。调配后颜料呈现一粒一粒的效果。
2.2.2 环氧底漆喷涂后光泽达到90以上
这种现象更为隐形,特别是底漆。底漆光泽一般不作为检查项点,部分的升高也不会引起注意。
一款底漆件,客户要求光泽在15-35°之间。厂家配套的稀释剂喷涂后光泽达到90°以上。经过沟通,厂家解释,因为我们烘烤问题造成的光泽升高,后现场自然干燥后光泽仍有80°以上
经过现场观察发现,油漆表干后出现油亮表面。因此推断可能是稀释剂溶解力较强造成树脂溶解与稀释剂中较多,树脂浮于漆膜表面,造成光泽升高。
3 稀释剂多少对油漆光泽的影响
稀释剂加入过多会降低光泽,主要是由于加入稀释剂过多,稀释剂,油漆固含量下降,干膜变薄,造成光泽低。
氟碳油漆的施工说明
1、基面处理:无机硅酸锌底漆直接使用在基面上,需要将基面上的杂质处理掉,对于钢材表面使用喷砂以及抛丸的技术处理达到Sa2.5级别,处理后的基面上的残渣以及凹凸不平的现象都处理掉,保持基面平整坚固以及干净干燥后即可上漆使用;
2、施工要求:施工的底材需要高于以上3℃,相对湿度为75%以下,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有利于图层的产生,温度在5-35℃之间,温度不宜低于5℃防止冷凝水的产生影响附着;
3、氟碳油漆混合:施工前需要将无机硅酸锌底漆的两个组分严格按照说明配比比例取出,先将漆料组分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均匀无沉淀后,加入成分二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好后即可防止熟化20min使用,稀释剂生产厂家,根据施工方式观察粘度是否适宜,粘度偏高需要使用适量的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调节好后使用;
4、施工方式:施工方式为喷涂刷涂以及滚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配合环氧,氯化橡胶以及聚氨酯类的油漆使用,稀释剂家具,不能够于醇酸类油漆一起使用
稀释剂配方时所考虑的因素
1、溶剂的反应性
某些溶剂会与涂料的组份发生反应,其中一部分反应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如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光固化树脂、自流平环氧地坪漆中的活性稀释剂或单体等,其中的活性稀释剂或单体既可以起到稀释、降粘的作用,又可以与主体树脂反应,起交联作用,从而达到高固含、高膜厚、低VOC的要求。但是,一部分反应又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比如说聚氨酯类漆中,如果含有醇类溶剂,醇类溶剂中含有的羟基会与固化剂中的异酸基发生反应,从而消耗固化剂,而使基料交联不足,同时生成的物质又为低分子量物质,使涂膜的硬度、耐久性、耐溶剂性等性能降低。所以,在涂料配方中应避免这类不希望发生的反应。
2、影响涂料的贮存稳定性
如配制烤漆时,适量添加一些醇类溶剂,稀释剂会提高其贮存稳定性。而添加酯类溶剂,则会影响其稳定性。用于醇酸树脂时,会有促进干燥的作用,并能提高贮存稳定性,而一般的溶剂则无此***。
3、某些溶剂具有吸潮性或含水率偏高
如用于聚氨酯类漆时,要慎重使用对于聚氨酯类油漆,使用的溶剂还需要经过脱水等处理,达到氨酯级标准后方可使用,否则会严重影响其贮存稳定性,并影响涂膜性能。
4、气味
对于部分溶剂,可能会含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如酮类溶剂。用户则希望气味越小越好。在选择溶剂时,应尽可能考虑到这些因素。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