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中常用药剂的种类有哪些?为了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回用,在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成以下几类:
⑴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⑵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⑶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⑷破乳剂:有时也称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废水气浮前的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⑸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或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⑹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⑺氧化还原剂: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⑻***:用于在废水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有哪些?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是从6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新型絮凝剂,目前,IPF的生产和应用在全 都取得了迅速进展。铝、铁和硅类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实际上分别是它们由水解、溶胶到沉淀过程的中间产物,即Al(Ⅲ)、Fe(Ⅲ)、Si(Ⅳ)的羟基和氧基聚合物。2、可以在共聚物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生成带负电性的分子链,它与Ca2 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或螯合物,从而使无机盐溶解度增加,起到阻垢作用。铝和铁是阳离子型荷正电,硅是阴离子型荷负电,它们在水溶态的单元分子量约为数百到数千,可以相互结合成为具有分形结构的集聚体。它们的凝聚—絮凝过程是对水中颗粒物的电中和与粘附架桥两种作用的综合体现。水中悬浮颗粒的粒度在纳米到微米级,大多带负电荷,因此絮凝剂及其形态的电荷正负、电性强弱和分子量、聚集体的粒度大小是决定其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杀菌灭藻剂应用不可少。循环水系统中常用的杀菌灭藻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氯杀菌剂:次、二氧化氯、钠(优氯净)、三氯异尿酸(氯锭、强氯精)等。
2、季铵盐类杀菌剂:十二二化铵(1227)、十四二化铵(1427)、十八二化铵(1827)、聚季铵盐等。
3、过氧化物杀菌剂:、等。
4、唑啉类:异唑啉酮、苯并异唑啉酮等。
5、醛类:等
反渗透阻垢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阻垢剂、分散剂是循环水化学日常处理中一类占较大比重的化学药剂。畸变后的晶体与金属表面的粘附力减弱,因此不易沉积于金属表面上;由于吸附于晶体表面上的官能团只是阻垢剂分子中的部分官能团,那些未参加吸附的官能团,就会对晶体呈现离子性,因电荷的排斥力增大而使晶体处于分散状态。冷凝器预膜剂,新系统开机或旧系统停产重新开机之时,循环冷却水系统需要清洗预膜。以上三种作用同时存在,使得在水中阻止相同量的致垢金属盐不在金属表面结垢所需的阻垢剂的量,远低于将同样量的致垢金属盐螯合在水中使其不沉淀所需的螯合剂的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