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喷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按照作物需求,供给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溉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可分为微喷灌、滴灌和渗灌三种,主要以滴灌为主。
微灌技术的优点:
1)节水,能根据作物需求要求适时适量地对其根部区域进行灌溉,减少了灌溉用水及其损失;
2)水均匀,能有效控制灌溉器出水量,可使水均匀度达到85%以上;
3)省工,微灌仅对作物根部灌溉,大部分地表处于干燥状态,因而作物周边杂草少,减少了除草用工,减少了施肥和大药人工,且微灌系统便于自动化控制,省工明显;地形适应性强,可在任何地形条件下有效工作。
滴灌施肥有哪些注意的事项呢?有什么要点值得大家了解的?
一、滴灌施肥时,先滴清水,等管道充满水后开始施肥。施肥结束后立刻滴清水20-30分钟,将管道中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可用电导率仪监测是否彻底排出)。如不洗管,可能会在滴头处生长青苔、藻类等低等植物或微生物,堵塞滴头。
二、大棚或温室长期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用膜下滴灌***盐分向表层迁移。
三、注意施肥的均匀性。滴灌施肥原则上施肥越慢越好。特别是对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的元素,延长施肥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难移动养分的利用率。在旱季滴灌施肥,建议施肥时间2-3小时。在土壤不缺水且保证均匀度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四、注意安全施用。要防止肥料烧叶片和根系,特别是容易出现烧叶现象的喷灌和微喷灌施肥。通常控制肥料溶液的EC值在1-3ms/cm,或每方水溶解1-3公斤,相当于稀释350-1000倍,或喷施肥料后喷一次清水。淋施浇施时同样要防止浓度过大烧根烧苗。有些种植户一方水加入70公斤水溶肥料淋菠萝,造成根系。生产中***的办法就是用少量肥做试验,发现对叶片有伤害时降低浓度应用。平原区可以选择扬程较低离心泵,丘陵地区可以选择扬程适中的,高海拔区则可以使用扬程较高的多级离心泵。对一些大的种植户购买手持电导率仪来监测肥料浓度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特别对水源盐分浓度高的地区更加实用。
滴灌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具有下面的特点:
1.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面泾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作为一项农业新技术,其节水节肥、高产***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为止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应用于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2.滴灌系统造价较高。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 匀度也不易保证。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
一是吸收快,肥效好、养分利用率高。传统施肥就好比吃钙片补钙,而肥水一体化则是喝液体钙,高下立判;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肥料的挥发损失;
三是减少了肥料在地里的残留,缓解了水体污染;
四是节约了人力物力,尤其是肥料和灌溉水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大面积的喷灌、滴灌技术运用能缩减人力成本,而且据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研究,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
五是对减少病虫害有一定帮助。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调节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对土传病害(茄科植物疫病、枯萎病等等,会随流水传播)也有很好地控制作用。
办法看似简单,预期收效却很诱人,管理得好的能增产30%-80%,但水肥一体化是项综合性的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等多方面,想要运用好还真不容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