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子加固施工方法
3米以上模板要错位安装。
安装模板时,当柱高超过三米,模板的上下连接处的两块模板需要错开安装,房屋加固施工方案,错位安装可以保证圆柱体的垂直性和整体性。
园柱子一般用的都是定型模。
2、固定钢带要求水平捆扎。
水平扎捆可以保证钢带受力均匀,固定钢带的.上下边距为柱径1米以上,1.5米以下的圆柱模板,按每25公分道钢制抱箍随模板免费提供。柱径1米以下的圆柱模板,均按30公分- 道钢制抱箍。 (安装技巧:钢带安装时钢尺对模板进行测量,在模板的同一高度四周钉上3-4个小钉子。上钢带时把钢带放在钉子 上,即可保持钢带的安装水平)。安装螺丝时,房屋加固施工,每一个螺丝拧紧度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钢带松紧度的一致性及施工安全 (安装提示:同一棵柱子同一一个人加固螺丝)。模板合拢加固后,模板的底部圆平面离地面0.5-1cm距离,并用混凝土填缝。
3、模板上下接口位置加固:
由于模板是错开安装,在上下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一定要用钢带进行加固,钢带要水平覆盖在接口部位,而且保证接口位置在加固钢带的中间,这样可以增强模板的稳固和施工的效果。
4、对模板进行保护。
钢带安装好以后为了对模板进行保护,要在模板四周垂直加5*10cm的木方四个,并在用四个钢管固定木方,上下每层钢管的间距保持100cm,这样不仅可以对木模板进行保护,且可以缓冲振动棒的压力,使打出来的混凝土效果更好,同时这样保护也有利于对模板进行垂直***,使模板的受力形成一个整体 ,达到二次加固的作用。
5、对模板进行混凝土浇注。
圆柱木模板浇灌混凝七米高度以内可以一次性浇灌,七米以上高度建议分两次浇灌, 次浇灌后30-60分钟即可进行第二次浇灌。
6、拆模流程。
拆模时,依次把加固在模板外面的钢管、方木、钢带去除,此时模板自然脱模张开,如有个别没有自然张开的模板,只需要在凸凹槽接口位置用木条敲击震动一下,模板便可自然脱模(请严禁用工具撬开)。
混凝土结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有哪些?
一、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应依据委托方提出的检测要求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二、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测:
1 混凝土力学性能,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和表面硬度等项目;
2 混凝土使用性能,包括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离子渗透性、抗***盐
侵蚀性等项目;
3 结构混凝土微观结构及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分析;
4 构件缺陷的检查与测定;
5 构件尺寸的检验与偏差测定;
6 构件钢筋的检测,包括钢筋位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钢筋
锈蚀状态和钢筋力学性能等项目;
7 位移与变形的测定,房屋加固施工手续办理,
8 构件损伤的识别与测定,包括环境作用、荷载作用、火灾作用、作
用造成损伤的识别等项目;
9 材料性能劣化的快速检验;
10 结构性能的检验和测试。
[列出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所能实施的检测项目,也是本标准列出的检测项目]
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根据加固工程的特点,加固设计除要求做到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并满足使用要求外,还应遵循下述原则:
1.结构加固设计前,应遵照《工业厂房可靠性坚定标准》和《民用建筑可靠性标准》进行可靠性鉴定,根据坚定结果,确定加固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同时,根据结构***后果的严重程度及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确定加固后.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2.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的结构和构件,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换。保留部分要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拆除部分要考虑对其材料加以回收和利用的可能性。
3.应考虑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从设计和施工***上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停产,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由于高温、腐蚀、冻融、振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结构损坏,加固时必须同时消减、减小、 或抵御这些不利因素的有效措施,以免加固后的结构继续受害,避免二次加固。
5.结构或构件加固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刚度突变而形成新的对抗震不利的薄弱层或薄弱部位,同时也要注意由于结构刚度的增大而导致力增大所带来的影响。结构加固应满足抗震有关要求和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整体性。
6.加固设计除必须对结构的分析和承载力的小核和计算外,还要求结构合理、连接可靠。
7.加固设计在可能的条件考虑建观,结合立面造型和室内装修,进行必要的建筑艺术处理,尽量避免遗留加固的痕迹。
8.加固施工往往是在荷载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设置临时支撑,进行卸载处理等,钢结构房屋加固施工方案, 防止和避免在加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
9.加固确有困难或通过经济综合比较确实不合理,而原结构损坏又不严重时,可采用改变结构用途或减少和限制荷载的方法进行处理。减载处理方法可改用轻质隔墙、轻质保温 或隔热材料,上部结构改用钢结构;楼面的设备在工艺允许情况下合理挪位:减少或限制楼层的使用荷载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