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业务模型、资产、网络效应和市场趋势这5个维度,共享经济和租赁经济之间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异:
业务模型
得益于平台链接起了两端的用户群体,共享经济的业务流程一定是C2C的,由用户对用户,这才符合共享的精神;而租赁业务大多是B2C模式,直接由商家提供服务或出让物品的使用权给用户。这是由公司主导参与,应归类于商业行为,谈不上共享。
首先是物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租赁意味着通过对使用权的出让获得收益,租赁期内,获益方完全失去了使用权的控制;共享经济强调物权与使用权的暂时分离,也就是说,获益方能自由灵活地控制使用权。举个例子,你过去有辆代步车开车上班,后来你把车租赁给某司机拉出租,签订以后,你坐地铁和巴士上班(获益方完全失去了使用权的控制) ;后来你自己开车上班,上班路上顺便拉两个人赚一点外快,虽然你不能按照短的路线去上班了(使用权的部分或全部丧失) ,但是你获得了收益,并且你开心的时候就接单,不开心的时候关掉软件不载客(获益方能自由灵活地控制使用权)。
-标准化和细化的时间:传统租赁模式下,租赁契约中出租的动产/不动产的时间固定,而且通常较长,共享经济中常常产生非常短暂的使用时间,共享行业项目,比如从公交车站到家的z后500米在单车的记录以上只有短短5分钟。移动***和物联网技术使得这样的标准化成为可能。
-*长尾供给者:除了由共享经济的运营方统一采购标准化的产品进行共享之外,c2C的模式下物品/服务的提供方非常多元化,并且形成了巨大的长尾--虽然有小B能作为更***的提供方在平台上生存,但平台很注重维持供给多样性。或许未来加入了区块链技术的共享经济会在更加去中心化的框架下实现更多物权的拥有权和使用权的确权,从而使得可被共享的物品/服务大大增加。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