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的Data/Power Role识别
USB Type-C的插座中有两个CC脚,以下的角色检测,都是通过CC脚进行的,但是对于插头、或者线缆正常只有一个CC引脚,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之后,只存在一个CC引脚连接,通过检测哪一个CC有连接,就可以判断连接的方向。如果USB线缆中有需供电的器件,其中一个CC引脚将作为VCONN供电。
CC引脚有如下作用:
a)检测USB Type-C端口的插入,如Source接入到Sink
b)用于判断插入方向,翻转数据链路
c)在两个连接的Port之间,建立对应的Data Role
d)配置VBUS,通过下拉电阻判断规格,type c hub方案ODM,在PD协商中使用,为半双工模式
e)配置VCONN
f)检测还有配置其他可选的配置模式,如耳机或者其他模式
连接方向、Data Role、Power Role角色检测
SourceSink Connectio
USB3.1 应该是Gen22
我们所期望的USB3.1 应该是Gen22,10Gbps, Gen1基本等同于USB3.0 SS.
USB3.1的协会规范是把GEN2分为5G和10G的合体称为:Enhanced SuperSpeedSysetem;
Gen2 的部分给了个名字叫SuperSpeedPlus,Gen1其实还是叫SuperSpeed,和USB3.0一样虽然Gen2的Rate是10Gbps,但实际传输速度肯定无法达到
TYPE-C 4K退位让贤,8K来袭
质影像渐成为主流影视标准,HDMI也趁此趋势发布标准2.1版本,宣告4K进入尾声、8K时代正式到来,甚至10K影像应用也风起云涌,正式发表的HDMI 2.1规格(Specification)除了影像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外,且将未来10K/5K影像的需求也考虑进来, 此举代表了消费型影音产品正式进入了10K/5K新时代,在刚刚过去的CES展会众多厂商也推出8K影音产品,韩国三星电子还准备推出8K QLED电视在2018年度,再后来韩国索契冬奥会也趁势将8K应用推上了云端,给你的感觉就是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8K,8K已然成为显示行业未来主流的发展方向,但是今天我们不提8K,来说说之前被炒了很久的4K,因为到目前为止,很多人看到的4K很有可能是假4K.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