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土体有挤密作用和振动影响, 施工中应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考虑成孔的顺序。间隔一个或两个桩位成孔;在邻桩混凝土初凝前或终凝后成孔;一个承台下桩数在5根以上者,中间的桩先成孔,外围的桩后成孔。
为了提高桩的质量和承载能力,沉管灌注桩常采用单打法、复打法、翻插法等施工工艺。单打法(又称一次拔管法):拔管时,每提升0.5~1.0m,振动5~10s,然后再拔管0.5~1.0m,这样反复进行,直至全部拔出。复打法:在同一桩孔内连续进行两次单打,或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复打。施工时,锤击管桩施工报价,应保证前后两次沉管轴线重合,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翻插法:钢管每提升0.5m,再下插0.3m,这样反复进行,直至拔出。
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利用振动器振动沉管、拔管成桩,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1、对导沟进行开挖
施工作业开始前,一定要把地上与地下障碍物清楚并且将施工场地平整好。路基夯实并压实以后其承重荷载需要将行走现场采用的吨位吊车和重型框架作为标准。在检查开挖导沟的平面位置宽度、深度和垂直度时,锤击管桩工程施工,一定要满足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2、严格监控桩机就位情况
因为相邻搅拌桩保持20厘米的搭接长度属于隔水帷幕修建围护墙体的基本条件,搅拌桩机转轴垂直度必须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桩就位时一定要确保场地的平整和坚实,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加上一层垫道板来确保钻机的平稳;另外还要检查机头有没有和中桩位的轴线准确对齐,并且还要严格控制搅拌机钻杆垂直度。
3、严格监控水泥浆
在水泥搅拌桩施工中,水泥浆液比重抽查监控属于施工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采用泥浆比重计等相关的仪器设备来检查水泥浆液的级配比重时,要看它能否达到施工设计要求;检查浆液的拌注设备和相关计量设备要看是否完好,管路接头要看是否严密;水泥浆水灰比要严格控制,检测频率要加强,水泥浆液池一定要采取电动机来连续搅拌,通常每台班的抽查不得低于2次。
(1)上部土层软弱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较好的土层时.用桩穿越软弱土层,将荷载传递给深部硬土层。
(2)一定深度范围内不存在较理想的持力层,用桩使荷载沿着桩杆依靠桩侧摩阻力渐渐传递。
(3)基础需要承受向上的力,用桩依靠桩杆周围的负摩阻力来抵抗向上的力,即“抗拔桩”。
(4)基础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分力时,锤击管桩施工方案,可用抗弯的竖桩来承担。
(5)地基软硬不均或荷载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满足结构物对不均匀变形的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
(6)浅层存在较好土层,但考虑其他因素,仍采用桩基础,如港口、水利、桥梁工程中结构物基础周围的地基土宜受侵蚀或冲刷时,应采用桩基础;如精密仪器和动力机械设备等对基础有特殊要求时,常用桩基础。
(7)考虑建筑物受相邻建筑物、地面堆载以及施工开挖、打桩等影响,锤击管桩,采用浅基础将会产生过量倾斜或沉降时用桩基础。
(8)建筑物下存在不稳定土层,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膨胀土等,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至深部密实稳定土层。
不属于上述情况时,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依据“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原则,通过分析对比后确定是否采用桩基础。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