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芯片特点(二)
高集成度在DSP芯片中也应用得很广泛。
为用低功耗的小型器件进行高水准的调制和解调算法作业,已经开发出包含有DSP内路的单片算法IC。在21世纪初的几年内,随着微细化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更多地采用0.25μmCMOS工艺之后,集成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电压和功耗将会进一步降低,从而能够将用于协议处理的CPU内路也全部集中制作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上。 Texas Instruments(TI)公司日前新推出的TMS320C6203产品,有250MHz、300MHz两种型号,执行速度高达2900MIPS,是目前世界上速度快的DSP产品。如果一个服务器上安装了多个网卡,或要采用路由器等设备进行两个局域网的互连时,则不能使用NetBEUI通信协议。这款芯片集成了7Mbits内存,是目前在单机芯DSP里集成的内存,采用18m2的BGA封装,能够节省插件板/系统空间,适用于3G无线、电信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设备。
使通信芯片实现微型化的另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在半导体通信芯片制造工艺中采用更***的光刻技术,科学家们让光透过掩膜形成一个影像,利用透镜使这个影像缩小,并且巧妙地利用这种投影光,把芯片电路的轮廓投射到涂有一层硅的光刻胶上面,通过对透镜的改进,缩短光的波长,并且改进光阻材料,就可以把芯片电路蚀刻得更加细致入微,更加,从而制造出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的通信芯片,使用这种芯片的移动通信设备将变得更加便携。这种芯片组基于Philips并购的VLSI技术公司的OneC基带控制器,这是目前业界集成度的G***解决方案,它将成为利用GPRS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新一代移动电话的核心。
可见光Lifi通信的优缺点有哪些?
一,wifi的理论速度上限。如果把wifi就定义为802.11标准的话,的802.11n理论上限为600Mbps,当然仅仅是理论值,具体应用要取决于无线电环境状况。但是这并不是wifi发展的极限。为了使通信终端设备做得越来越小,在数字蜂窝电话中,芯核RISC处理器构成一个高集成度子系统的一部分。现在去预测wifi技术终能达到的速率极限是没有意义的,这取决于太多的方面了,信道带宽、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工作频带范围、信号发射功率等等,难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有频谱管理等等政策方面的问题。哦对刚刚漏掉了一个问题。
可见光的衰减必然影响信噪比,信噪比直接影响误码率,误码率直接影响了通信速率,就是这样.第二,在这个技术投入实产前谈成本优势也是毫无意义的。这不难理解吧.拿实验室技术跟已经工业化多年的技术比成本就是耍=、=至于白炽灯能不能用,我个人理解应该是不行,白炽灯有热惯性,响应速度跟不上。TEA111X系列的芯片产品则采用高密度双极处理技术生产而成,可以使新型电话的设计大为简化。不过不了解有没有解决方案第三,利用电网通信是可行的。
为什么现在网络走电话线不走电线,一个问题就是上面说的不能通过工频变压器,另外一个.显然电信运营商跟电网运营商不是一家人啊=_=|||第四,是的,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无线电通信照样有这个问题啊,比提取光信号容易多了,人家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啊=、=加密才是硬道理。后我想从自己的理解谈一下LiFi的实用性。发端滤波器是滤除50赫的工频和3400赫以上的颇谱分量,减少交流哼声和干扰。这个技术要取代wifi是不可能的,可见光频率太高,覆盖范围窄、无法穿透障碍物、波长太短导致受散射、反射、多径的影响更大等等无法改变的问题决定了这个技术不能取代现在wifi的地位。。
IC卡的制作流程(三)
操作完毕,将熔丝烧断。此后该卡片进入用户方式,而且永远也不能回到以前的工作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卡的安全。 电擦除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是IC卡技术的核心。该技术使晶体管密度增大,改善了性能,增加了容量,达到在同样面积上存储更大数据量的目的。在反向计算中,每个运算周期后存储在微处理器中的信息并没有完全被擦掉,擦掉信息时微处理器是不会发热的,而是保留了某些信息,供下一个运算周期使用。作为数据或程序的存储空间,EEPROM的数据可以至少保持 10年的时间,擦写次数达10万次以上。EEPROM技术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通过设置不可修改的标志位,能够将EEPROM单元转变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或不可读的保密存储单元。
该技术的***性使得带有保密存储器的IC卡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例如,在各种收费系统(公用电话、电表、公路收费等等)及访问控制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以EEPROM为核心的 CPU卡也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部门、多应用卡及要求有公共密钥算法的高安全性应用领域。可见光Lifi通信定义:可见光无线通信(称为LiFi——LightFidelity)是利用快速的光脉冲无线传输信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的识别方法,被识别的物体本身应具有电磁波的接收和发送装置。RFID系统使用的通信频段范围为lt;135kHz或gt;300MHz~GHz级。
射频识别IC卡是一种使用电磁波和非触点来与终端通信的 IC卡。使用此卡时,不需要把卡片插入到特定读写器插槽之中。一般来说,通信距离在几厘米至1米范围。射频识别卡使用得较多,而且发展潜力较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