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用量对PPS/共聚PPS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在共混体系中保持共聚PPS用量一定时,共混物的刚性、耐热性会随着POE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缺口冲击强度则会明显提高。当共混物中POE用量达到13%时,缺口冲击强度有一个突变,可达到500J/m,这主要是由于此时的共混体系中橡胶粒子间距小于临界值,而呈现出良好的增韧效果。由于共混体系各组分的协调作用,当POE的用量为13%-17%,既能达到良好的改性效果,其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韧性、刚性、伸长率较高,又能大大降低成本。通常降处理好的中等分子量或高分子量PPS树脂与所需填料在高速搅拌机上充分混均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直接挤出或进行长纤维包覆挤出、冷却、切料后即得PPS粒料PPS棒材。
PPS改性料的收缩率
PPS原料来源充足,价格便宜,因而近年来在塑料改性行业中PPS改性占据首位,成为改性塑料的主要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PPS改性料的收缩率控制是PPS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收缩率控制的好对PPS改性料的推广使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利用改性PPS取代传统的工程塑料,收缩率这一点显得十分重要。
PPS的收缩成型大是PPS本身的一大缺点,这主要是由于PPS的高结晶度所致。结晶后的PPS比重增大、体积缩小。结晶度为0%和100%时其比重分别为0.851和0.936。因此纯PPS的成型收缩一般在1.7---2.2之间。控制PPS的成型收缩率主要是控制其原料成型时的结晶度:结晶度越小其成型收缩率也越小;反之,结晶度越高则成型收缩率也越大。各种矿物填加剂对PPS成型收缩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矿物填加剂对PPS改性料成型收缩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在PPS改性塑料中,由于各种改性剂的加入都不同程度的***了PPS原有的结晶度,从而改变了PPS原有的成型收缩率。
PPS/POE共混体系:
采用EPDM、EPR、SBS等一些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进行增韧改性,可以使PPS的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在热稳定性、耐候性、加工性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近出现一类新型的增韧剂POE、POP。这类增韧剂是茂金属催化的乙烯-辛烯或乙烯-丁烯共聚物,其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密度低,各项性能均衡,易加工,赋予制品高韧、高透明性和高流动性。特别是对PPS的增韧改性效果更加明显,对传统增韧剂EPDM、EPR构成了有力竟争。无论是对普通PPS、共聚PPS还是高流动性PPS,POE的增韧效果都优于EPDM或EPR。由于POE不仅具有橡胶的弹性,同时又具有塑料的刚性,因此在增韧PPS的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模量、拉伸强度及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大共混物中POE的比例,PPS/POE共混体系的韧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POE不含不饱和双键,耐候性也优于EPDM、EPR、SBS等。
PPS生产制品不光泽的原因有哪些
1.若型腔表面有油污、水渍,或脱模剂使太多,会使塑件表面发暗、没有光泽,对此,要及时清除油污和水渍,并限量使用脱模剂。
2.若模具型腔加工不良,如有伤痕、微孔、磨损、粗糙等不足,势必会反应到塑件上,使塑件光泽不良,对此,要精心加工模具,使型腔表面有较小的粗糙度,必要时可抛光镀铬。
若型腔表面有油污、水渍,或脱模剂使太多,会使塑件表面发暗、没有光泽,对此,要及时清除油污和水渍,并限量使用脱模剂。
3.若塑件脱模斜度太小,脱模困难,或脱模时受力过大,使塑件表面光泽欠佳,对此,要加大脱模斜度。
4.若模具排气不良,过多气体停留在模型内,也导致光泽不良,对此,要检查和修正模具排气系统。
5.若浇口或流道截面积过小或突然变化,熔体在其中流动时受剪力作用太大,呈湍流动态流动,导致光泽不良,对此,应适当加大浇口和流道截面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