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黑泥供应商常用指南
作者:东瓷陶瓷原料2020/10/24 1:59:35






黑泥的烧制烧结度高声音相对较脆,吸水率低,颜色润泽滋润

黑泥的烧制 烧结度高声音相对较脆,吸水率低,颜色润泽滋润。黑泥到底有多重要 黑泥是含铁量高的多种矿物共存的聚合体,泥分子成鳞片状排列,其中还有成团圆状的有机质,烧成后陶胎天生双重气空结构,具有适量的气孔率和吸水率。烧结度偏弱,则向反,敲击声音烦闷,吸水率高,颜色晦涩无光泽。主要是次烧成烧结度不一。若次烧结度较高,捂灰成色会润一点,烧结度相对底一点,则捂灰以后会感觉壶表有些“涩”,但后者相对轻易泡养一点。声音嘶哑仍是清脆主要和烧成玻化程度有关。 "焐灰"是老的说法,就是将烧嫩欠火或其它因素需要改色的茶壶,放入陶瓷钵头内,再用柴草灰焐好密闭,在低温缺氧状态烧制(还原气氛烧制,利用陶瓷主要着色的铁离子在***状态成现灰玄色的原理)。陶瓷焐灰,由于效果特殊,有"温润如墨玉,坚质似铁石"之美誉。


什么是乌泥乌泥是属于陶瓷黑泥中的一种泥

什么是乌泥 乌泥是属于陶瓷黑泥中的一种泥,乌泥是黑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份为黑泥(含铁量极高)、又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黑泥是泥料矿层中的夹脂泥,数量非常少,通常只有在开采泥料时才附带开采黑泥。目前乌泥矿是明显减少了。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黑泥,乌泥则不灭。 乌泥一般来说分三种:红中略带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紫(高温乌泥)。至于优劣问题就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来判断了。养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浆”的速度以及“润”度。


原矿陶瓷是如何加工成黑泥的

原矿陶瓷是如何加工成黑泥的 采下来的大块陶瓷原矿,要加工成制壶原料,其传统方法要经由以下几个过程; 1、露天堆放,天然风化。直到大块原料经手揉捏后,可以呈粉沫状,其细的部门为85目(每平方厘米的筛子网眼个数),以保证陶瓷烧成后有0。直到大块原料经手揉捏后,可以呈粉沫状,其细的部门为85目(每平方厘米的筛子网眼个数),以保证陶瓷烧成后有0.02毫米的孔径;其中未完全风化的部门,还需在石磨上磨碎。 整个天然风化的过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2、和泥。风化后的原料,加水揉和,直到用手抓起后不黏手并留有***,而且***在两个小时后,还清楚可见,不变形,则达到制壶所需的可塑性 3、陈腐。把和好的泥料用油纸包起后码放,以增加泥料的黏性,这个过程叫陈腐,需要半年时间。 4、捶泥。陈腐过的泥块在加入适量的熟泥(作过壶胚的余泥)后,还需再用木棰捶打,逐渐排除泥中的空气,以加强泥料的韧性。


商户名称:东莞市东瓷陶瓷原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