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
47%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花1小时阅读,45%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花1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阅读。
孩子现在的阅读时间,似乎越来越少了。
不管我们如何强调阅读很重要,很多父母依然不认同阅读的“功利性”。
确实,比起投入大、的补习班,阅读看起来确实是“无用功”。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过:语文是选拔性考试,将来至少有15%的考生做不完试卷。
而这15%的考生共同点,就是不阅读。
语文命题明显的变化是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所有科目都考察阅读水平,“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不是口号,小学不阅读,中会很吃亏。
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
语文已经成为“拉分王”,阅读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教育***认为,不同学龄期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阅读量要求。一至二年级,每年起码读100万字;
三至四年级,每年起码读200万字;
五至六年级,每年起码读300万字。先有阅读,再有学习,然后才会有成绩。
如果孩子只学习教科书,只应付做作业,那么他对世界的了解于方寸之地,他所吸收的知识也于课本知识。
通过海量阅读,涉猎百科,博览群书,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终成为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特别好:“阅读,让我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应该怎么做,“除了读书,别无他法”。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
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告诉他们“干得好”“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激励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总爱找差距挑毛病。有的孩子平时考试都能考98-99分,家长却非要追究为什么没考100分。这种过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教育家刘长铭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效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两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成就一个孩子,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各自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才是对孩子的教育。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