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自律的人吗?
更具体的,期末试卷发下来后,你明明已经计划好了:
语文默写竟然错了两道,一定要把必背的64篇全部整理好寒假好好背一遍;
数学立体几何同一种问题竟然又出现了错误,必须***记在错题本上常回顾;
英语词汇实在太缺乏,考场上能想到的永远是那几个单词和句型,一定要再积累至少十个句型……
可是,期末考完了,期末试卷早已被压在了书桌的下面,偶尔想起来了内心定好的计划,也懒得再把试卷翻出来……
如果你也存在着以上的情况,那么是时候考虑一下你自制力的问题了。
自制力并不是什么新鲜词,说白了就是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动和情绪,集中注意力去达成自己原本的目标,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的能力。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是太难了。
你每天好像做了很多题,但为什么后又没有一点效果?
你每天好像忙得团团转,焦头烂额,但为什么后成绩还是没有一点提高?
你立下一堆学习目标和计划,但为什么后一个也没完成?
你急吼吼地说要多么努力,甚至还曾以为自己很努力,原来不过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后的结果是,想要做的卷子,和本应该完成的作业,都没有完成。
丧失自制力的后果是让我们对自己愤怒和质疑:
我们有什么资格谈努力?
自制力强的人,永远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乐。在没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压力;
在有自制力的人那里,是动力。
这就是本质的区别。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
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
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的差的。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学霸,他们好像从来不用熬夜写作业,上课也不埋头苦做笔记,下课了更不会呆在座位上。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
关键是要像那些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孩子的成长期不容错过
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真是越大越管不了了”,仿佛孩子长大之后,就没办法教了。
也许,是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时期。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
“该你教育的时候,你在忙工作,不去关注孩子,把教育的权利让给别人。
等孩子长大了,你再教育,孩子不信任你了,也不会再听你的了。”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说得好: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自己成功重要,还是陪伴孩子重要?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搞清楚。
我们总想着要多挣点钱,却不知道每一次缺席都是拒绝了教育孩子。
我们总希望给孩子的,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可以慢慢来,却不知道现在就是的时候。
无论如何,请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
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
多听孩子说话,让他开心了会跟你分享,委屈了会找你诉苦。
多认可和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父母看在眼里。
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与想法,比只关注他们的身体和成绩更重要。
更不要放弃孩子的成长。
有一位班主任给家长写了这样一段话:无论成绩好坏,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这是棵腊梅,开得更动人。我们要做的是静待花开,而不是撒手不管。
在等待孩子绽放的时候,请用心耕耘,给孩子的教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