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我总结出“范、陪、导”的三字诀。“范”是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给孩子做示范,比如与邻里相处时表现出的友善、在学习读书时表现出的专注等等,这样的示范是自然的表现,而不是刻意做作。“陪”是指家长在孩子的假期中,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处,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或其它有意义的事,既增进亲情,又能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的眼界。“导”是指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视情形采取对应的方法。这三个策略中,“范”为基础,“陪”宜常备,“导”需尺度。
青春期对于一个孩子有多重要?家长的教育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老师家长们,这个话题,一定要认真看看,这段时间用对了力气,可谓是事半功倍;这段时间出了问题,真的会让人追悔莫及!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当父母在管教孩子、与孩子沟通时,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注意什么呢?
为什么孩子不愿和你沟通呢?
首先,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宁愿和同学朋友们聊天,却和父母闭口不谈。很多家长搞不懂:为什么自己的小棉袄长大了一点点就和自己疏远了呢?
下面这3点理由,来自媒体对青少年心理教育***陈一筠的一次专访。以下以孩子的口吻来诉说的这五个理由,看你家有这样的情况吗?
◆ 理由1: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是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躯壳,我有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脑我也会自己思考。
◆ 理由2: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儿才
爸爸妈妈对我的事情总是不以为意,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情才是的,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现在我有烦恼我根本就不和他们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也不会重视我,教育孩子的心得,也不会安慰,有时候甚至还会笑话,说什么“这点儿小事有什么,没关系”。
◆ 理由3: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做不到
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我们来指出父母的错误那就是顶嘴,而他们用吼叫的口气来教训我们就是循循善诱,在他们眼里,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只有一个现象可以证明,就是够不够听父母的话。
我教育孩子更多的时间花在习惯养成和心理疏通上。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我们就要做出什么样子。以身示范很重要。我极为守时,注重时间规划,孩子也学了我的样子;我做事喜欢有条不紊,孩子也学会了整理书本试卷;我陪孩子练琴,我坚持多久,他就坚持多久。
为了心理疏通,我们与孩子畅所欲言。饭桌上,课桌前,回家路上,都是我们畅聊的好地方。上学放学、饭后茶余、考试过后,是我们畅聊的好时段。把孩子当成朋友来交心,他就不会有太多秘密。畅所欲言的结果是,孩子不会有过激的青春期反应,家里的氛围相对是平和的、轻松的、温馨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