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作业教育
家庭教育≠作业教育
培育良好习惯 多与孩子交流
如今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的教育只剩下了作业、分数、排名。孩子的人生成长旅途中,有着太多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东西。家长的示范、,家长自身的识见和正能量,是教育孩子的资源。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缺失,很多父亲因为工作养家,经常早出晚归,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眼里只盯着北大清华的家长,不是好家长。心有温暖,行有陪伴,才是好家长应有的样子。
家庭熏陶——我和语文的开始
姑妈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也算半个教师家的孩子。在我上学之前,姑妈就教我背诵唐诗,她念一句,我跟一句。在我的记忆中,尽管年幼的我还不识字,但在上***园之前,我已经会背《静夜思》和《悯农》了。
我想,大概从那时起,文学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播下了。正是家中浓厚的文学氛围,让我对语文有了特别的兴趣,上学之后保持着看书的好习惯,一直到大学选择中文***。下面这3点理由,来自媒体对青少年心理教育***陈一筠的一次专访。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也在把文学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中。我想,家中有一位教师家长,能够给孩子更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受益一生。
以身示范畅所欲言
我教育孩子更多的时间花在习惯养成和心理疏通上。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我们就要做出什么样子。以身示范很重要。我极为守时,注重时间规划,孩子也学了我的样子;我做事喜欢有条不紊,孩子也学会了整理书本试卷;我陪孩子练琴,我坚持多久,他就坚持多久。
为了心理疏通,我们与孩子畅所欲言。饭桌上,课桌前,回家路上,都是我们畅聊的好地方。上学放学、饭后茶余、考试过后,是我们畅聊的好时段。这样的孩子从小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宠爱,内心安全感更足,性格也更自信、友善、讨人喜欢。把孩子当成朋友来交心,他就不会有太多秘密。畅所欲言的结果是,孩子不会有过激的青春期反应,家里的氛围相对是平和的、轻松的、温馨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