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宏润教育VIP学员的案例,由我们家庭教育专家刘炜焱老师亲自上门家访服务的VIP①家庭。
家中有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是一个五岁的男孩子。孩子妈妈在帮孩子洗澡的时候,经常发现孩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来才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经常跟别人,在小区也经常与别的孩子,惹事,抢别人东西。
有一次孩子在小区里面玩,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打篮球,孩子就跑过去抱着那个篮球撒腿就跑,他跟别人讲这个球是我的这个球是我的。结果,打篮球的男孩子跑过来去抢他的篮球,孩子就敢直接冲上去,跟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打一架,反正打得赢也打,打不赢也打,反正就是要。
后来刘老师去做家访,在和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就孩子就问了刘老师一个问题:“叔叔,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在外面跟人经常打不赢,但是,我在家里,我爸长得牛高马大,都打不过我啊?”
之前在知乎看过一个很扎心的回答。夫妻结婚三年,孩子两岁,第三年离婚了。大学毕业两人结婚了,双方都很相爱。可三年的婚后生活,终让他们分道扬镳。
男方,家庭经济,包括他自己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年收入在稳定在50万以上。
女方,是从农村出来的,家庭经济一般。在女方的自述中说道,家里没有评上村里的贫困户。女方家庭中没有分家,所以算上女方本人,家里一共有26口人。
为什么要说一下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因为造成这样的结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此。
婚后,女方掌握财政大权,三年后,感情,账上余额仅剩三百多元。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或许能猜到些许原因了吧。
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婚后,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女方也想做一个独立的女性,可是连连的求职失败,几千工作薪资和男方的相比,相差极大,这种差距,让女方从此心里极度的不平衡,甚至觉得男方会嫌弃她。于是,开始想着逃避这种现状。
于是,或许成为女方在男方面前找到平衡的一个希望。随后,孩子应运而生的。
孩子出生时,女方家里没有来人,是公公婆婆照顾。后来,坐月子期间是月嫂照顾。因为经常看微博,在微博上了解到,喂会有碍身材,所以孩子大多数时候喝的都是牛奶,或者是男方厚着去问他认识的同样刚生产不久的女的借奶,因为他听说不喝孩子体质会差。喂的次数屈指可数。在微博上了解到,孩子的尿不湿上会有很多细菌,所以,孩子的尿不湿她一次也没有换过。
俞敏洪说: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的问题。
父母是什么样,孩子也会成为什么样,正如那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有位男孩脾气十分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
因为妈妈给他送水果打扰了下棋,就妈妈。
追根溯源是因为爸爸有习惯,他在目睹一次次的家暴后,也学会直接用拳头来说话。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出生时,大家都是一样的,可后来为什么有些成了好孩子,有些却成了坏孩子?
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