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希望。
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肯定,告诉他们“干得好”“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激励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总爱找差距挑毛病。有的孩子平时考试都能考98-99分,家长却非要追究为什么没考100分。这种过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再不重视阅读孩子将无缘上大学
有调查显示:
47%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花1小时阅读,45%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花1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阅读。
孩子现在的阅读时间,似乎越来越少了。
不管我们如何强调阅读很重要,很多父母依然不认同阅读的“功利性”。
确实,比起投入大、的补习班,阅读看起来确实是“无用功”。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过:语文是选拔性考试,将来至少有15%的考生做不完试卷。
而这15%的考生共同点,就是不阅读。
语文命题明显的变化是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所有科目都考察阅读水平,“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不是口号,小学不阅读,中会很吃亏。
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
语文已经成为“拉分王”,阅读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教育***认为,不同学龄期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阅读量要求。一至二年级,每年起码读100万字;
三至四年级,每年起码读200万字;
五至六年级,每年起码读300万字。先有阅读,再有学习,然后才会有成绩。
如果孩子只学习教科书,只应付做作业,那么他对世界的了解于方寸之地,他所吸收的知识也于课本知识。
通过海量阅读,涉猎百科,博览群书,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终成为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特别好:“阅读,让我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理性、平和、乐观,“除了读书,别无他法”。
感恩父母的夸奖和倾听
我还未为人父母,但我的父母也是老师,我非常感谢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引导者、倾听者。有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提早等。小时候,我是在我妈妈的小学就读的,每逢放暑假前夕,老师们都会特别忙,我就充当了老师们的小助手,跑东跑西递材料,得到妈妈的夸奖一直是我引以为豪的事情。无论多忙,父母都会耐心地倾听我所有的想法和诉求,这锻炼了我语言表达和办事能力。那时候父母工作很忙,因此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学着自己***完成,洗衣服、刷鞋、修玩具……这些都难不倒我。感恩父母的夸奖和倾听,让我学会了***自主。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