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等,这样会产生大量高浓度、难降解的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相当复杂,一般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盐、SS及氨氮,垃圾渗滤液不仅污染土壤及地表水源,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尤为必要的。
生活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设备特点
1、工艺成熟,稳定可靠,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结构紧凑,体积小;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发生堵塞,维护管理。
2、采用进口的MBR膜,膜通量高,抗污堵性强,无需反冲洗,处理出水极其清澈,剩余污泥量少,使系统运行成本降低。
市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难点
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周边建筑密集,有的甚至紧挨居民区。采用现行工艺对转运站渗滤液进行处理,可保证出水水质明显优于CJ 343-2010中的相关标准,但基于以下一些原因,现行渗滤液处理工艺不宜用于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处理。
(1)转运站渗滤液水量一般不超过300 t/d,厌氧反应器体积庞大,产生的沼气综合利用价值不高,一般采用火炬燃烧的方式进行处置。燃烧火炬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2)转运站渗滤液直接采用MBR工艺,MBR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20 d;采用厌氧 MBR工艺,MBR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7~10 d。MBR反应器占地大,鼓风曝气、循环冷却所需能耗高。
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系统会产生20%~30%浓缩液,处理处置困难。现有的浓缩液处理技术有氧化、蒸发、电解等,工艺系统复杂、运行成本高、运行经验相对不足。另外,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系统***大,能耗、药耗均较高。
综上,中心城区转运站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应遵循***、占地小、流程短、设备配置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维护方便等原则,工程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环保、节地和便捷的要求。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