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光的形成是由于视场中有极高的亮度或亮度对比存在,而使视功能下降或使眼睛感到不舒适。
在隧道照明中的眩光可以来自迎面驶来的车辆前灯、隧道照明灯具、隧道出口时外面的高亮度等。
眩光会使人对障碍物的辨认能力下降,危及行车安全。隧道照明灯具应采用截光型,采取消去直射和反射眩光的特殊技术措施,形成漫反射,使光线十分柔和的进入人眼。
国际照明会采用了相对阈值增量(TI)来说明因眩光而造成的视功能的下降,即失能眩光的衡量。欧盟标准会的隧道照明标准中(CR 14380:2003E),对失能眩光的规定如下: 在白天时隧道阈值段和内部段以及夜间的整个隧道,其相对阈值增量(TI)必须小于 15%。
由于白天隧道外的亮度相对于隧道内的高很多,故此当驾驶员驾车进入隧道时,视觉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时间,然后才能看清隧道内部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的滞后现象”,如果没有适当的过渡,则会产生黑洞现象,令驾驶员暂时失去正常的视觉功能,这将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黑洞现象是进入隧道前所发生的视觉问题,也是隧道照明中重要的问题。
为此隧道照明通常分为入口照明、内部照明和出口照明。其中白天隧道入口照明的亮度要根据隧道外的亮度、车速、入口处的视场和隧道的长度来确定的。
阈值段是为了消除“黑洞”现象,过渡段的照明水平进一步逐渐下降,从而为驾驶员提供视觉暗适应的时间。
隧道灯的IP防护等级是什么?
LED隧道灯,防护等级分为防尘防水。例如BYD GL-03 IP65,这样的标识,IP是指International Protection,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第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的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数字:划分范围是0-6,6为等级,表示可以完全防止灰尘***。
个数字:划分范围是0-8,8为等级,防护水淹没,可以长时间浸入水中,具体时间还不清楚。
大功率LED隧道灯的设计要求
(1)隧道内不管是白天或夜间均需设置基本照明。白天车辆进入隧道时,路面亮度应逐渐下降,使司机的视觉有一个适应过程,将入口段分为引入段、适应段和过渡段。
(2)确定引入段、适应段和过渡段的长度(S),通常按车速(V)以T=2s的适应时间来确定,可用S=VT/3.6m来估算;出口段也应设过渡照明,在双向交通情况下和入口段相同。
(3)夜间出入口不设加强照明,洞外应设路灯照明,亮度不低于洞内基本亮度的1/2;隧道内应设应急照明,其亮度不低于基本亮度的1/10。
(4)根据中国JTJ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规定,隧道入口照明区间长度及路面低亮度标准按如表1要求设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