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铁山村的灰塑艺人邵波少年时便随村中老艺人学艺,后来成为技术高超的灰塑名家。其子邵成村15岁随父学艺,岭南灰塑,得父亲言传身教,今已二十多年,现活跃在珠三角建筑工艺界。广州陈氏书院(陈家祠)、六榕寺、光孝寺、南海神庙、三元里古庙等数十座建筑重修时都留下他的灰塑作品。
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陈家祠灰塑,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
随后,沿着大缸或大桶内壁慢慢灌入清水,水量要超过稻草和石灰膏叠层的二三十厘米左右。待密封、浸泡和发酵一个月以后开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发酵,稻草已经霉烂,而且与石灰一同沉淀。将上层淡黄而清澈的石灰水轻轻滤出(留作以后调颜色用),灰塑,然后按200公斤的草根灰加半公斤红糖的比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越长越好),搅好后封存备用,避免它被风干。
现从事灰塑工艺的艺人,在花都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已不多见,这种民间工艺亟须珍视保护,使传统的灰塑工艺在建筑业上
传承人邵耀波,1921年出生于花都,15岁便开始跟随舅父王席堂到广州各祠堂、庙宇或富家大宅学习灰塑技艺。经过10年的风霜与磨练,邵耀波终于受到舅父认可,可以***完成灰塑制
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佛山灰塑,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