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铸设备由电铸槽、直流电源(普通是12伏,几百至几千安) 以及电铸溶液的恒温、搅拌、轮回和过滤等设备构成。电铸溶液采用含有电铸金属离子的***盐、氟硼酸盐和氯化物等的水溶液。电铸的首要缺点是效率低,普通每小时电铸金属层的厚度为0.02~0.05mm。采用高浓度电铸溶液,并妥贴进步溶液温度和增强搅拌等办法,可以进步电流密度,收缩电铸时间,然后可以进步电铸效率。而现代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使任何金属都可以用做电铸原型,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这种办法在镍的电铸中已获得应用。
原模电铸前预处理:其目的是便于电铸和店主后的脱模;它包括清洗、导电化或钝化处理。
清洗是要去掉表面的赃物和油污,保持均匀电铸,可用有机清洗剂、酸洗、碱洗、阴极电解清洗等。对非金属进行到电话处理,如用极细的石墨、铜或者银粉末混以胶合剂制成导电漆,涂覆在原模表面。对金属原模表面要进行钝化处理,即在重铬酸盐溶液中处理,形成一层不牢固的钝化膜,以便电铸后易于脱模。电铸过的产品一般不会退色,相当适用于:手机按键、数码按键、摄像头装饰、电脑导光板、汽车车灯、道路反光板、DVD、音响、玩具、模型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