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固化的因素
(1) 材质的种类和颜色,颜色的材料具有特别能吸收紫外线的性质,这些材料的固化会变慢。此外,同种类的材质也会因等级的不同其固化性而有差异。
(2)油墨的颜色特别能吸收紫外线的uv墨水,固化会减慢。因此UV固化型油墨的浓度是有一定限度的,特别是用高浓度白与暗色(黑,蓝,其它)组合时,须充分注意。
(3) 光固化引发剂添加光固化引发剂是提高固化性的有效方法。但过量添加光固化引发剂反而会阻碍固化。
uv印刷墨水影响固化的因素
(1) 印刷膜越薄固化性越好。一般在10~12μm的膜厚范围内能获得充分的固化性能。膜厚超过15μm以上的话,会发生因固化不良而引起附着力欠缺的现象。
(2)紫外线强度W/cm2和积累光量J/cm2,判断硬化的标准有紫外线强度和积累光量。硬化的整体判断由累积光量决定,印刷油墨膜的内部硬化,重要的是紫外线强度。紫外线强度低时,增加照射时间提高累积光量也不能改良印刷油墨底部的内部硬化。在这样状况需降低灯的高度或提高灯的功率。
(3)照射时的温度及预热UV照射时的周围温度,对UV油墨的固化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越高,固化性越好。因此预热的话,油墨的固化性会增强,附着性更好。
(1) 黏度
喷墨墨水要保持其较低的黏度。一般来说,适当的黏度通常在10~20mPa·s,但这主要依靠将喷墨设备运转温度提升至40~45℃后才能实现。由于UV墨水的固化组分具有潜在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因此温度z好能控制在65℃以下,还有些不能高于50℃的情况下喷出。
(2) 表面张力
墨滴形成的优劣,受表面张力的影响。表面张力太大则墨水不易形成小的微滴,并可能出现较长的断裂长度,或断裂成“拖尾巴”状微滴。表面张力太小则会导致液滴不稳定,生成溅射点,影响图文效果。
UV墨水遇紫外线光非常容易发生固化,对储存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夏季气温很高,UV墨水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产生沉淀,进而堵塞喷头。
UV墨水的存放,除了避免高温,还要选择避光、通风、没有明火、没有易yi燃品的场所。
UV墨水启封之前,需将墨水瓶用力摇晃数次,使瓶内墨水更加充分融合在一起。
UV墨水开封之后要立即使用,未使用完的墨水一定立即进行密封。一方面是避免墨水与光线的接触,另外也是防止空气中的尘埃等杂物进入墨水中。
减少加墨次数,大供墨里的墨水应在使用到z低刻度以后,再添加新墨水,避免频繁添加墨水导致大供墨底部墨水沉淀。
使用过程中如果墨水出现问题,请将管道里剩余的墨水清空,再注入新启封的墨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