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压榨将纸料从蒸煮锅中捞出,放到木榨上,用木头压榨,并用钢丝拉紧,一般要压榨一天一夜,以除去大部分水份。6)抹灰把灶灰均匀地拌在构皮上,一小块一小块地拌,并用稻草扎起,每千斤料可扎出650 块左右。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7)二次蒸煮把纸料再放入蒸煮锅中,顶上再盖上灶灰,加柴燃烧作第二次蒸煮,3 个昼夜后顶上的灶灰变为***,纸料则变成灰白色。8)二次洗涤将纸料搬出,放入水池或流水中洗,把灶灰洗去,并把料中污黑的杂质拣出来。然后用手扭干一些。


6) 加碱 蒸煮了2 - 3 天后,把大碱(Na2CO3) 加进蒸煮锅中,蒸煮锅上用草覆盖,草上再加一层灰烬,继续蒸煮2 - 3 天,共6 - 7 天。7) 去碱 蒸煮的工序完成后,除去顶层的灰和草,然后把蒸煮锅底部孔道打开,放出碱水,加清水再放出,反复7 - 8 次,基本上把碱质除去(80 %以上) 。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或木断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8) 二次浸泡 加满清水,再浸泡这些除去碱质的原料,加柴燃烧,仅保持锅中温度略高于常温(约40 度) 就行,使其自然发酵,约15 天后取出。9) 舂碓 把竹料放进舂碓上,用脚力舂,大约舂一个小时,料舂细为止,若要造的是***纸,此时加一点买来的嫩黄(民国时是加入土产的,可能有杀虫的作用) 。


在云南各民族生产的竹纸中,龙珠的竹纸的质量是我们所见到的的手工竹纸。其匀细、光洁、柔软皆属上乘。一些龙珠的老纸工告诉我们,过去龙珠生产的竹纸驰名的是水红纸和红表梅纸。和这款拓款刷相比,传统棕刷可以说是“一无是处”,退出历史舞台是迟早的事。远销西南各省,民国时还作为报纸用纸。现在由于受机制纸的冲击,龙珠的竹纸基本上只用于祭祀用的钱纸了。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用于白族民间写对联的纸,这种纸,应使用胶水(牛皮胶) 脱胶一次,晒干后,写字就不阴了。为了使纸张透明,还可以在纸上着蜡,这种纸旧时可用于临摹。有龙珠的村民告诉笔者,在附近山上有一块乾隆年间的墓碑讲到当地的造纸情况,可惜路途难走,笔者末能去考察。




利用拷贝纸辅助作画的做法是在作画前,用拷贝纸覆盖在画纸上,固定好,不要让纸张发生位移,否则就麻烦了。用较硬的笔在拷贝纸上绘画由于拷贝纸很薄,所以底下的画纸上就有了绘画的印记,然后取下拷贝纸,我们就可以按照画纸上留下的痕迹绘画了。
还有一种做法是类似于复印的做法,把拷贝纸的一面用铅笔涂黑,制成“复印纸”,同样把拷贝纸涂黑的一面覆盖在画纸上,固定好,然后就可以在拷贝纸上作画了。用硬一点的笔画一下,底层的画纸就印出来了。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看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