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磨床操纵箱的改装途径
改装原液压操纵箱通常多采用这一途径。在无心磨床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图式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因此,首先应查清其生产年代及生产厂,以及操纵箱类型和型号,进而分析存在故障,是调整不当,还是设计结构上的缺陷。初期无心磨床是单砂轮型的,以砂轮端面或圆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连续接触依靠挡件器、导片和弹簧保证。直到1915年才开始有了托板与导轮。导轮和托板的出现,使无心磨床的机床设计和磨削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无心磨床现在已经逐步取代了一般的普通机床
加工精度高
加工稳定可靠:实现计算机控制,排除人为误差,零件的加工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可靠。
高柔性:加工对象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体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可大大节省生产准备时间。在无心磨床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具有更高柔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高生产率:无心磨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三到五倍,对某些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劳动条件好:无心磨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环境较好。
有利于管理现代化:采用无心磨床有利于向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生产方面发展,无心磨床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哪些因素会影响数控外圆磨床的精度
影响数控外圆磨床精度的因素:
1:磨头、头架、尾座的等高度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磨头、头架、尾座的等高度误差将使头架、尾座中心连线与砂轮主轴轴线在空间发生偏移,此时磨出的工件表面将是一个双曲面。
2:头架、尾座中心连线对磨头主轴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平行度误差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磨头移动相对于机床导轨垂直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这项误差的终结果是使主轴轴线与头架、尾座中心连线发生偏移,在磨轴肩端面时,将造成轴肩端面与工件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向下微调进料壳的偏移或松动将导致下滑摩擦斜齿轮和调整螺钉之间的间隙过大。磨外圆时,将影响表面粗糙度,产生螺旋形磨纹当发生该项误差时,数控外圆磨床磨出的工件外形将是一个锥体,即砂轮成角度磨削,表面有螺旋形磨纹。
无心磨床加工件粗糙度差产生的原因及扫除办法
1、主轴动平衡精度差,应从头调整,进行动平衡检测并修正。
2、若承认主轴、轴承空隙过大,应从头调整,前轴承空隙为0.008mm,后轴承空隙为0.012mm。
3、台面润滑油过多或过少,应调整导轨润滑油至适量,以工作台导轨面上有湿润的润滑油但不滴下为宜。
4、若砂轮静平衡不合格,做好砂轮静平衡,必要时作二次静平衡。
5、砂轮修整粗细不一致,应从头修整砂轮,使砂轮粗、细适中。
6、进给量不超过0.02mm,并分粗磨、精磨。推荐阅读:无心磨床运用注意事项
7、应消除机床振源:台面冲击,工作台齿条、齿轮啮合空隙过小,机床附近有振源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