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丝切割机床故障之开机正常加工与自动停机无限循环
慢走丝切割机床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根据现象分析,故障部位可能出在走丝机构的电极丝检测部分。经测试,该部分无问题,开机仔细观察,发现电极丝传送带抖动较严重,相互重迭不好,错开约3~5mm,且皮带将挡块处床身拉出一条深约1.5mm的槽。
由于电极丝是夹在两根皮带之间传送的,错位太多将压不紧电极丝,从而造成电极丝拉不紧且来回摆动,使滚轴Rx2上下抖动大,电极丝松驰,检测部分检测到的信号认为丝断,从而使电极丝校正牵引电机停止工作,造成机床停机;由于电极丝并未断,停机后Rx2***平稳,电极丝又被拉紧,检测部分检测到正确信号,机床又自动进入正常切割状态。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传丝带抖动得如此严重呢?仔细观察传丝带所通过的路径,发现两根传丝皮带经许多塑料滑轮过渡,将丝夹持送往剪丝机构;其中挡块处一个滑轮转动不灵活,拆下该滑轮,其磨损很严重已呈椭圆柱状。因无类似滑轮代换,将该滑轮在车床上稍作车削,再用细砂纸抛磨光滑。经处理后试机,皮带抖动消除,也不擦床身了,机床工作一切正常。
快走丝与慢走丝的各自特点与区别
虽然慢走丝有双丝系统机床,快走丝也有可调整丝速的机床,但仍属于各自的范畴,在结构形式上两者不能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
快走丝一般采用钼丝或钨丝作电极,可以反复使用直到断丝为止。而慢走丝一般采用铜丝作电极,线电极只是单向通过,不重复使用。慢走丝加工精度±1.5um,通常丝速在300平方MM/min,粗糙度Ra0.1~0.2um,直径0.03~0.1MM的细丝可一次性完成冷冲压模的凸凹模及0.04MM的窄槽和R0.02圆角的加工,锥度已能超过30度以上的精密加工水平。加工费很贵。
目前快走丝线切割的加工费为0.4~0.5分/平方毫米,而慢走丝线切割的加工费是快走丝线切割的加工费的10倍,即4~5分/平方毫米。综上所述:慢走丝线切割切割快,精度高,费用昂贵。
慢走丝高精度多型孔凹模板的工艺是怎样的?
慢走丝高精度多型孔凹模板前,模板已进行了冷加工、热加工,内部已产生了较大的残留应力,而残留应力是一个相对平衡的应力系统,在线切割去除大量废料时,应力随着平衡遭到***而释放出来。因此,模板在线切割加工时,随着原有内应力的作用及火花放电所产生的加工热应力的影响,将产生不定向、无规则的变形,使后面的切割吃刀量厚薄不均,影响了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针对此种情况,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模板,通常采用4次切割加工。第1次切割将所有型孔的废料切掉,取出废料后,再由机床的自动移位功能,完成第2次、第3次、第4次切割。
a切割第1次,取废料→b切割第1次,取废料→c切割第1次,取废料→…→n切割第1次,取废料→a切割第2次→b切割第2次→…→n切割第2次→a切割第3次→…→n切割第3次→a切割第4次→…→n切割第4次,加工完毕。这种切割方式能使每个型孔加工后有足够的时间释放内应力,能将各个型孔因加工顺序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影响、微量变形降低到小程度,较好地保证模板的加工尺寸精度。但是这样加工时间太长,穿丝次数多,工作量大,增加了模板的制造成本。
机床本身随加工时间的延长及温度的波动也会产生蠕变。因此,根据实际测量和比较,模板在加工精度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第1次统一加工取废料不变,而将后面的2、3、4次合在一起进行切割(即a切割第2次后,不移位、不拆丝,紧接着割第3、4次→b→c…→n),或省去第4次切割而做3次切割。这样切割完后经测量,形位尺寸基本符合要求。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人工,因此也降低了模板的制造成本。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