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RO产水的pH值低于进水的pH值?当了解到CO2 、HCO3-和CO32-之间的平衡,就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的好答案,在密闭的体系内,CO2 、HCO3-和CO32-的相对含量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低pH值条件下,CO2 占主要部份,在中等pH值范围内,主要为HCO3-,高pH值范围内,主要为CO32-。由于RO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RO产水中的CO2 含量与RO进水中CO2 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是HCO3-和CO32-常常能够减少1~2个数量级,这样就会打破进水中CO2 、HCO3-和CO32-之间的平衡,在系列反应中,CO2 将与H2O结合发生如下反应平衡的转移,直到建立新的平衡。如果进水中含有CO2 ,则RO的产水pH值总会降低,对于大多数RO系统反渗透产水的pH值将有1~2个pH值的下降,当进水碱度和HCO3-高时,产水的pH值下降就更大。为数的进水,含较少的CO2、HCO3-或CO32-这样看到产水pH值的变化就少,某些***和地区,对于饮用水pH值有规定,一般为6.5~9.0,根据我们弘峻的理解,这是为了防止输水管路的腐蚀,而饮用低pH值的水,本身不会引起任何健康问题,众所周知,许多市售含碳酸饮料其pH值在2~4之间。(9)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0的大多数组分,不管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能很好脱除。
弘峻环保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脱盐的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下,用一张易透水而难透盐的半透膜将淡水和盐水隔开〔如图(a)〕,淡水即透过半透膜向盐水方向移动,随着右室盐水侧液位升高,产生一定的压力,阻止左室淡水向盐水侧移动,后达到平衡,如图(b)所示。此时的平衡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现象。反渗透(RO)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分离技术。若在右室盐水侧施加一个超过渗透压的外压〔如图(c)〕,右室盐溶液中的水便透过半透膜向左室淡水中移动,使淡水从盐水中分离出来,此现象与渗透现象相反,称反渗透现象。
由此可知,反渗透脱盐的依据是①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即有选择地让水透过而不允许盐透过;②盐水室的外加压力大于盐水室与淡水室的渗透压力,提供了水从盐水室向淡水室移动的推动力。一些溶液的典型渗透压力见下表。
上述用于隔离淡水与盐水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多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目前,用于火电厂的反渗透膜多为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制成。
RO(Reverse O***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其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 ),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离子、有机物、胶体、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国外已有日产水量10万吨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目前正在运行的大型卷式膜海水淡化装置的单机能力为日产水量6000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