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分为I类基础油、II类基础油、III类基础油、IV类基础油、V类基础油五类。
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会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V类基础油则主要是其他合成基础油。
当我们选购基础油时,一定要选购自己能承担得起价位的高品质的天然植物产品。这些品质直接表现在:
1. 冷压榨:冷压榨表示未经加热,所以里面的一些活性成分并没有受到高温的***。2. 未精制或者半精制:这表示它仍然保留一些有效成分。3. 纯净。4. 无添加。
可供选择购买的基础油种类是很丰富的,常见的比如椰子油、甜杏仁油、荷荷芭油、葡萄籽油等等。比较少见的比如仙人掌籽油、西番莲籽油等等。我选出一些我比较喜欢的基础油供大家参考,这些是适合我肌肤的选择。切记,你一定要去多试几种,确定哪些适合你。
润滑油生产厂家自己也能调配添加剂,但目前中国厂家生产的复合剂或者自己调配的添加剂没有超过***等级的,也就是说SN等级的复合剂配方始终还是捏在进口添加剂厂商手中。这就是为什么***级别的机油和SN级别的机油差别会比较大,而SN级别的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排放的控制和对三元催化的保护是***以下级别添加剂不能比拟的。
目前润滑油市场内低端机油普遍采用SJ,SL或者***级别的油品添加剂,除了对于汽身有危害,汽车自身的尾气对环境和驾驶者身体的损害也是不可预估的。SN级别添加剂由于更低的***物排放和更低的含磷硫量,在国外已经大范围采用。国内国五汽车不能使用SN以下级别的机油,否则会造成三元催化严重损坏(三元催化坏了,你就等于开着***罐上路了,不说环保监测过不了,对驾驶者身体危害也很大。)
润滑油除了要加复合添加剂还需要添加粘指剂以调节粘度指数,后面我们会在粘度篇里为大家详细介绍机油粘度调节的内容。粘指剂是为了调节机油的粘度而加入的,一般都比基础油要粘稠,比如图中的润英联复合剂样品就是胶冻状,在常温下流动极慢,使用时需要加热使其流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