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天助力企业品牌形象再创辉煌,湖湘文化扛起中华民族文化之脊梁”。
绍兴元年(1131),为避建炎之乱,半生为官的胡安国离别湖北荆门,应潭州籍弟子黎明与杨训之邀,与季子胡宏携家室来到湘潭碧泉。胡安国曾任湖南提学多年,对湖湘地区的学风、民风早已十分熟悉,刚来到碧泉,他还是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当即决定将此处作为自己隐世而居、读书立著之所。他曾赋《移居碧泉》《紫云峰下闲居抒怀》诗表达自己满意心情,诗云:“买山固是为深幽,况有名泉冽可求。短梦正须依白石,澹情好与结清流。庭栽疏竹容驯鹤,月满前川待补楼,十里乡邻渐相识,醉歌田舍即丹邱。”“群峰排闼拥柴扉,结得危楼倚翠微。就枕涧边听瀑布,长吟松下指罗衣。夷犹异地聊为老,流落名山可#归。经学幸能通圣睿,莫辞雠校作深帷。”胡安国的到来受到潭州士子热烈欢迎。绍兴年间,正是南宋王朝内忧外患严重之时,北方战#连天,#不聊生,朝堂派系林立,#佞横行,而当时的湖南尚属未开化之地,地属南蛮,文化不兴,经济不振,只因远离战¥而被人们视为世外桃源。
胡安国学说以北宋道学、理学为基础,主张以身心修养为根本,强调#世致用,安邦治国,体现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相统一的社会理想。这些精神与湖南人的蛮劲、憨劲,特立独行、“敢为天下先”“冒不韪而不惜”和“打落牙和血吞”的韧力相结合,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影响巨大的湖湘学。南宋理学家真德秀就曾指出:“窃惟方今学术源流之胜,未有出湖湘之右者。”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也认为:“湖南一派,当时为***盛。”其编著的《宋元学案》就专为湖湘学派列出六个学案,为该派学者个人列传的竟有百人之多。胡安国对湖湘学派的壮大,起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巨大作用。
关于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典型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人们倾向于后者,认为后者更能体现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更能反映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首先,“经世致用”只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不能凸显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其次,“实事求是”是儒学本来存在的一种治学方式,它仅是湖湘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治学选择。
第三,“百折不挠”是湖湘文化作用于文化个体的集中体现。
第四,“兼收并蓄”是对湖湘文化开放意识的集中概括。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