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设静电、防雷与接地要求
1.静电防护
(1)主机房和辅助区的地板或地面应有静电泄放措施和接地构造,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应为2.5×104~1.0×109Ω,且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性能。
(2)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工作台面宜采用导静电或静电耗散材料。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4)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宜采用焊接或压接。当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20cm2。
2.防雷与接地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满足人身安全及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有关规定。
(2)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小值确定。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电子信息设备应进行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方式应根据电子信息设备易受干扰的频率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和规模确定。
机房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1、数据中心建设必须要考察四点
一是数据的可用性和时效性;二是数据中心规模;三是机柜的功率密度(KW/机柜);四是气象条件、网络以及水、电资源。任何数据中心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些内容的考察之上。
2、不同行业对数据中心建设提出的设计要求大相径庭
如***行业和*用系统,一切问题都要让位于可用性和时效性;而在BAT或者电信机房,其对节能和***成本的关注度则要高出很多;在超算系统,则对机柜的高功率密度和机房运行的经济性更为关注。诸如此类,未来数据中心的设计与规划应满足多元化的技术需求,并非单一模式,为设计者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性要求。应急照明灯箱电源采用市电电源和UPS电源互投的供电方式,应急照明灯箱在正常情况下由市电供,当市电断后自动由UPS供,照度50LX。
3、基于这一需求,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从四个维度进行设计规划,这就包括了:可靠性、节能性、经济性、以及可维护性等。他认为,其中节能与绿色环保的概念不能混淆,从其观察到的实际案例中已发现,部分地区的数据中心建设,在节能与绿色环保间已出现了“不调和”的矛盾,例如:在部分缺水的西北地区对水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这样将不会消耗精密空调的负荷、以及消防药剂的储备量和用量,大大减少了***和运行成本,而丝毫不影响机房的整体效果和功能环境。
4、评估数据中心可利用率的关键指标
包括了是否存在因供电系统停电/闪断而诱发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空调系统”失效”而诱发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电池组“检测失效”而诱发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输出短路而诱发“输入主开关误跳闸”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防雷“设计欠妥”而诱发“输入主开关误跳闸”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输入电网“停电”或供电系统的主ATS开关执行切换操作而诱发的IGBT整流型UPS“损坏”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发电机带电容性负载和阶跃性负载而诱发的故障隐患、是否存在因“地环流偏大”、“零地电压偏高”、“腐蚀性气体”所而诱发的IT设备损坏或寿命缩短的故障隐患等。机房建设电力系统要求1.供配电系统应为电子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预留备用容量。
机房动力配电保障系统
机房辅助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辅助动力设备包括计算机专用精密空调系统、计算机机房照明配电系统、计算机机房新风系统及市电辅助系统(市电插座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机房顶棚、墙、门、窗、地面应不脱落,不易起尘,不易积灰,并能防尘砂***。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电源取自建筑物本体低压配电室母线)进线配电柜(AP)与出线配电柜(AP1、AP2)并排安装于机房UPS配电室,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设备。各电脑机房及其它房间专用空调电源直接引自开关柜AP1,舒适空调及新风、市电插座引自多用途配电箱AX,体现出集中控制与就地操作相结合的设计原则。(4)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宜采用焊接或压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