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远离水灾和火灾隐患区域;
?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 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 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主机房不应选在建筑物的地下底层;
?水源充足,弱电机房布线,电力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信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4.2 机房组成
机房功能区组成及其使用面积计算,按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3设备布置
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的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
近年来,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的服务器和容量越来越大的存储设备和性能越来越优越的网络设备,无不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使用电成本急剧上增。IDC机房一般都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需要提供适应的电信设备,并且这些电信设备都稳定其温湿度等环境,IDC机房运行的温度范围:20℃~25℃,相对湿度范围:40%~55%.根据设备功能的不同以及对机房环境要求程度的不同,IDC数据机房主要由主机房、支持区和辅助区等构成。其中,主机房是IDC数据机房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保存、利用和传输,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机房布线报价,保证安装质量。在一般的IDC机房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主要的热量是来自于IT设备运行,这种显热约占总热量比重的95%左右,机房的散湿量较小,湿度主要是由工作人员和渗入的室外空气带来的。
中心机房各标示应用管理图设计原则、依据和设计目标机房工程是智能弱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的设计寿命、保证信息安全的要求、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设计一个好的机房,要以兼顾人机并重之原则,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设计应以运行条件、安全可靠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机房建设要求遵循的设计原则
? 高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机房能为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7×24小时服务,企业机房布线,机房必须具有高可靠性。方在设计系统时应注意尽量减少单点故障的存在,汕尾机房布线,对存在单点故障的环节,在设计上必须减少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由市电到机柜及服务器的整个供电系统可用性不得少于99.99%。
各系统都应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保证机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电力、制冷量供应、UPS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热能和烟雾探测装置、防雷系统、抗瞬态浪涌***和漏水检测系统。
由于该机房内部计算机系统涉及到信息,其泄密可能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所以需要保证机房的安全性,必须具有安保系统以保证用户的设备和数据不受侵害。实现高安全性的措施包括:闭路电视监测、门禁系统、自动安全报警系统等。
? 可扩展性
鉴于信息网络系统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故在施工建设时应考虑这些变化对资源需求的改变,以使整个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特别是精密空调、配电开关及配电柜、UPS及供电母线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