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照明系统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要求,照度为400Lx;
? 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
? 在机房各处安装了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
? 机房内、走廊、楼梯口装有应急备用照明灯,照度不小于30Lx。
5.2 接地系统
?机房接地形式为机房专用直流逻辑地,设一组新的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Ω;
?机房配电系统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其电阻小于4Ω)。
5.3防雷系统
大楼沿低压线路进户的传导直击雷是不大可能的。中心机房内设备主要需要进行直接雷击引起的电阻耦合方式(地电位反击)的防护、以及附近高层建筑落雷时造成的电***、电容性耦合干扰的防护。
1 .等电位接地的处理
接地是避雷技术的环节,而且小型机以上的计算机系统对接地要求也很高,其接地地阻通常要求小于1欧姆以下。但对于避雷技术来说,地阻小于4欧姆即可。应将避雷接地、电器安全接地、交流地、直流接地统一为一个接地装置,避免不同的地之间产生反击。
2.电源部分防雷设计
根据雷电流大、防雷器存在残压及设备耐冲击水平低的特性,应遵循多级保护,机房改造报价,层层泻能的原则,选择安装避雷器,进行电源线路的过压保护。
3.信号系统的防雷设计
机房的数据通信线路有以太网双绞线、DDN专线、光纤线路以及电话线备份线路,必须对进出机房的的所有通信线路进行防雷处理,才能保护机房的安全。
5.4 空调系统
机房室内环境参数
夏季:温度23±2℃,相对湿度50%
冬季:温度20±2℃,相对湿度50%
机房共采用模块化精密空调,采取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达到恒温恒湿的目的。
空调系统
5.5监控系统
在公共区域和出入口处、机房内机架间、核心机房、控制中心、动力机房,楼梯与走廊,楼梯等均装有摄象机,进行7×24监控录像。
***人员24×7×365小时机房随时巡视。
(1)、七氟丙烷
特点:七氟丙烷(HFC—227ea)自动灭火系统是一种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227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目前替代卤代烷1211、1301的替代品。
(2)、混合气体
特点: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氮气、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这些气体都是在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对大气臭氧层没有损耗,中心机房改造,也不会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产生影响,而且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无腐蚀性、不导电,佛山机房改造,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大部分物质产生反应,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环保型灭火剂。
(3)、二氧化碳
特点: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性低、不污损设备、绝缘性能好、灭火能力强等特点,***机房改造,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气体灭火产品,也是替代卤代烷的较理想型产品。
一般在启动灭火系统时,控制系统会启动灭火程序经过30秒钟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当然在开始是会启动气体保护区内外的声光报警器,提示人员需要在30秒钟之内撤离。所以当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时,必须立即撤离气体保护区。如果气体保护区内确定并没有火灾发生时(控制系统误动作),可以立即按下保护区外面((房)的按钮都在保护区内)的紧急停止按钮撤销灭火程序。
1.供配电系统应为电子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预留备用容量。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由专用配电变压器或专用回路供电,变压器宜采用干式变压器,且应提供严格意义上的双回路供电。。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低压配电系统不应采用TN-C系统。
4.电子信息设备应由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5.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动力设备与电子信息设备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应由不同回路配电。
6.电子信息设备的配电应采用专用配电箱(柜),专用配电箱(柜)应靠近用电设备安装。
7.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源连接点应与其他设备的电源连接点严格区别,并应有明显标识。
8. 1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配置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当市电发生故障时,后备柴油发电机应能承担全部负荷的需要。
9.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的切换应采用具有旁路功能的自动转换开关。自动转换开关检修时,不应影响电源的切换。
10.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现有用电量为:50Kw/h,如果扩大到全市各单位,预计10倍计算量为:500Kw/h(只是概略估计)。但是为了将来的用电需求,尽量加大电力供应能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