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这个概念,来自于消防上的词,在消防中,防火墙用来隔离火和安全区。
后来有了计算机后,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成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开始进入到计算机这个领域里。
顾名思义,防止火势蔓延的墙。在计算机里,防火墙就是防止网络中的“火”(病毒、网络攻击、不被***的访问等)蔓延的墙。
防火墙又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
不用说啦,肯定是硬件防火墙性能更强、功能,相应的价格也非常昂贵了,大的企***,才会用;软件防火墙,现在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都带有防火墙的功能,还有就是windows系统也会自带防火墙。
电脑里的防火墙,用来控制电脑里的哪些软件可以访问哪些网络、外面的哪些网络访问可以进入到我们的电脑里。
除了个人电脑、企业***防火墙外,还有***层面的防火墙GFW
很多不符合我们*********的国外网站,无法正常访问,就是因为有GFW的存在,被GFW挡在的外面。
不过呢,思科防火墙设备型号,现在我们的互联网的规模越来越大了,普通人,几乎都不需要用到那些被GFW阻挡在外的网站。
个人认为,比较可惜的就是谷歌了。
现在搜索引擎这块,百度一家独大。谷歌因为不能遵守我们的******,所以国内不能使用。
如果要搜索的内容,百度没有,想去谷歌试试的话,就只能啦。这个墙,就是说的GFW。
翻过GFW的软件,俗称梯子,哈哈,借个梯子翻下墙,就这意思了。
很多以前的梯子都挂掉了,因为GFW的不断升级和进步。还有些,是一直坚挺的存在着的。它们的关系就像小说里的那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网络上有很多内容,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有GFW在,也好,防火墙设备型号,也不好。
防火墙的部署方式防火墙有多种部署模式,每个部署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主要的应用场景分为以下几种:
1、部署透明模式
适用于用户不希望改变现有网络规划和配置的场景。透明模式中,防火墙是“不可见的”,不需配置新的IP地址,只利用防火墙做安全控制。
2、部署路由模式
适用于需要防火墙提供路由和NAT功能的场景。路由模式中,防火墙连接不同网段的网络,通常为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且防火墙的每一个接口都分配IP地址。
3、部署混合模式
如果防火墙在网络中既有二层接口,又有三层接口,那么防火墙处于混合模式。
4、部署旁路(Tap)模式
用户希望试用防火墙的监控、统计、防御功能,暂时不将防火墙直连在网络里,可以选用旁路模式。
安全区域
在学习防护墙之前先要了解关于安全区域的概念,安全区域是一个或多个接口的集合,是防火墙区别于路由器的主要特性。防火墙通过安全区域来划分网络、标识报文流动的“路线”,当报文在不同的安全区域之间流动时,才会触发安全检查。
华为防火墙默认情况下提供了三个安全区域,分别是Trust、DMZ和Untrust,光从名字看就知道这三个安全区域很有内涵。Trust区域,该区域内网络的受信任程度高,通常用来定义内部用户所在的网络。DMZ区域2,该区域内网络的受信任程度中等,通常用来定义内部服务器所在的网络。Untrust区域,湛江防火墙设备,该区域代表的是不受信任的网络,通常用来定义Internet等不安全的网络。
Gartner在题为《Defining the Next-Generation Firewall》的报告中指出:“不断变化的业务流程、IT技术和网络威胁,正推动网络安全的新需求。协议的使用方式和数据的传输方式已发生变化,网络攻击的目标由单纯的***演变为恶意软件植入。在这种环境中,企业防火墙设备,试图要求在标准端口上使用合适协议的控制方法已不再具备足够的有效性,传统防火墙必须演进为下一代防火墙。
由此可以总结出下一代防火墙拥有两大核心特性:应用识别与控制以及身份感知。应用识别与控制允许大家对自身网络内的应用进行审查,同时控制相关应用的使用情况。通过识别应用程序并在应用层内强制执行网络安全策略——***于端口与协议之外——大家可以实现应用程序黑名单或者白名单;允许微信但屏蔽《开心消消乐》等其它应用;允许***进行聊天但禁止其执行文件共享等细化控制能力。买家提示:在挑选下一代防火墙时,大家需要考虑其策略设置是否与为重要的业务应用相契合。E安全认为,下一代防火墙应当有能力对数十款价值的应用程序进行细化管理,而无需单纯关注支持成百上千大家可能根本用不到的冷门应用。应用控制无疑是一项利器,其能够阻止或者允许特定类型的应用使用方式。而身份感知则将这种控制能力同Active Directory等业务目录加以整合,从而帮助我们更地应用防火墙规则,甚至对部门及个人用户加以管控。举例来说,大家可以创建规则以允许销售及营销人员利用特定社交媒体应用,同时允许外包商或者作人员访问其中一部分内容,而董事会成员则可以不受限制任意接入互联网。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