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4个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样品开展田间试验,通过曝晒试验、埋土试验和玉米覆膜栽培试验,研究其降解时间、温度变化、农田覆盖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降解膜降解诱导期与玉米生长对温湿需求难以吻合,大部分可控性相对较差;多数参试膜在整地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能适应农艺操作要求,且对作物的保温性和增产效果与普通地膜接近;降解地膜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消除地膜残留污染的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2013年云南省会泽县承担***农技中心设在云南省的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试验工作。通过在不同生态区域控制曝晒、埋土和作物覆盖栽培试验,观测各参试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样品的农田覆盖效应及其可控降解性能,确定其在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促进地膜覆盖栽培健康发展方面的可能性[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点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镇土城村,地处东经103°3′~103°55′,北纬25°48′~27°4′之间,海拔2 120 m。年平均气温12.7 ℃,年平均降水量817.7 mm。
1.2 试验设计
1.2.1 曝晒试验。曝晒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16个处理:14个降解地膜(A1~A14)、普通地膜(CK1)和不覆膜(CK2)。每个处理为1个试验小区,随机排列,2次重复,共32个小区。每个小区长度为10 m,按大行90 cm、小行40 cm的标准起垄。其中在第1个重复中每个小区中部设置地温温度计(5 cm和10 cm各1组),温度计,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共4个温度计。
双降解地膜就是光的降解和生物降解两种功能的结合体,光降解 地膜和生物降解结合在一起才能降解的时间更快,农用地膜厂家,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降解薄膜在土壤中可以完全降解。
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而言,除了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尝试推广可降解农膜外,大部分还是以农膜回收为主,那么,要回收农膜,需要有哪些条件呢?
首先农膜在厚度、韧性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过于薄的农膜强度差、易碎,使用一个生产周期后在土壤表层呈破碎状态,回收基本不可能。按照1992年我国制定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生产标准(GB13735-92),银黑农用地膜,其规定的农用地膜厚度***标准为0.008毫米,且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毫米,目前我国部分省市鼓励推广厚度为0.01毫米的地膜,可以多年使用,并适用于各种揭膜技术,也符合农膜回收再利用的条件。
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主要针对华南区气候条件和东南亚地区的气候条件生产的银黑色地膜、黑色地膜、绿色地膜、蓝色地膜、红色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耐用,完全符合再回收或降解标准的地膜。
看产品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农膜的***强制性标准厚度为0.008毫米,农用地膜,但市场上销售的有许多是0.004毫米的不符合标准农膜。使用不合格农膜后,不但起不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反而极易造成农田“白色污染”。
有些经销商将0.008毫米的农膜作成“环保农膜”迷惑农民。其实0.008毫米的塑料农膜只是比0.004毫米的农膜容易回收,而真正的环保农膜是指可降解的生物农膜。这种农膜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未推广。
根据用途选购农膜。如果盲目选购当作普通农膜使用或没按厂家要求使用,这就浪费了其功能性,所以应有目的选购,而且还应认真查验其功能特点的实际表现。选购农膜要了解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资质和信誉情况,要检验产品质检证明及销售。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