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孩子近视后,大部分家长都犯了这样的错
我国是近视大国,80,90后的近视率普遍偏高。许多近视的年轻夫妻开始担心自己的下一代也和自己一样摆脱不了近视的困扰。
现在不少幼儿园会经常为孩子们做常规的视力筛查。一般认为,小班的小朋友视力的正常值是0.6,中班0.8,大班1.0,如果是低于这个值,可能就被认为是视力偏低了。因此以,可以让孩子多食用含有叶黄素的哈密瓜、黄色猕猴桃、芒果(注:对芒果过敏的孩子不要吃)等黄、绿色水果及菠菜、甘蓝等蔬菜。前一阵举行的两会上就有老师指出很多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带上了眼镜,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近视?近视和遗传有关系吗?孩子近视后,家长应该怎样做才科学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家长参考。
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般指600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在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以上是遗传几率,在门诊中,3-6岁的近视宝宝,因遗传近视眼的占10%左右。有医师从上千份病历统计中观察到: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那么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s视、散光等眼病。
因此,排除后天环境的原因,3-6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其发生原因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确认孩子得了近视后,家长应该怎么做?许多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对近视产生一些误识和偏见,并据此干预孩子的近视矫治。
1.按照近视的程度
⑴3.00D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⑵3.00D~6.00D者为中度近视眼。
⑶6.0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双称病理性近视。
⑷9.00D以上,属于高度近视中的超高度近视。
2.按照屈光成分
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漠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3.假性近视眼
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首位,做到这些事,预防孩子近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视力问题,但是,随着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增加和户外活动减少等原因,近视的低龄化和严重程度却越来越的加重。为了不让孩子感到训练枯燥无味,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在不断鼓励孩子的同时,要经常变换训练方法,比如今天让孩子穿珠子,明天让孩子描画,后天让孩子穿针。据近日教育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称,中国的近视人数达到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而青少年的近视人程度更是不容乐观,我国我国,初高中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70%,小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40%,学龄前儿童也有2.5%的孩子已经近视。
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居世界首位。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近视超过600度,就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朋友的女儿上初二,近视度数已经超过了600度。估计到了高中和大学,随着学习紧张程度的增加,近视度还会进一步的提升。
0-6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预防孩子近视,应该从学龄前抓起。
第—,保证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这是世界范围的主流观点,学龄前儿童建议每天让孩子户外活动不低于两个小时,其中,在阳光下进行的户外活动应该不低于一个小时。
户外活动的增加,就避免孩子长时间停留在室内,使孩子的视野开阔,而且,阳光的照耀也有利于视力的发育。
当然,户外活动不包括跟妈妈逛商场或者在游乐场所玩耍。
青少年可以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够预防近视。
第二,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现在一两岁的小孩子都会玩手机,而且特别爱玩手机,都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同时要让孩子远离手机、IPID、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
当然在这个时代不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但是重点在于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看电视,一天的累计时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第三,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和营养。
学龄前儿童每天的睡眠之间应不低于十个小时,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九个小时,中学生不低于八个小时。
足够的睡眠才能让孩子的眼睛足够的休息,避免视力的疲劳,而营养同样是视力发育的保障,应该做到饮食种类丰富、营养均衡。
保护好孩子的眼睛,事关孩子的一生,以上三点,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