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网络中核心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及包转发率算法详解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以上文章来源于北京年轻人科技有限公司,10年专注安防监控系统与服务。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 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 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 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 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对于OC-12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17Mpps。
*对于OC-48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数据量。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非标准POE与标准POE的区别
非标POE是相对于标准POE而言的。标准POE符合IEEE802.3af或者IEEE802.3at(at兼容af)标准,具有握手协议(2-10V低电压检测),握上手(终端设备支持POE)之后才会进行升压供电;非标POE不具有握手协议,48V强制供电,不管终端设备是否支持POE,强制48V输出供电!标准POE:IEEE802.3af标准,PSE端15.4W,PD端12.95W;IEEE802.3at标准,PSE端30-36W,PD端25.5W。标准POE由PSE芯片智能控制,具有检测功能。在实际施工中,选择DLINK、TP-LINK等铁壳交换机比较多,稳定性还是不错的。非标POE无PSE芯片,直接48V供电给PD端。由此可见非标POE,一般不会做1,2、3,6供电模式,***性太高。
如果区分标准与非标POE?拿电表测量供电脚(1,2、3,6或者4,5、7,8)如果有48V稳定输出的是非标的(不做检测,48V直接供电);产品规格组网应用大型企业网络应用S3700系列交换机可以作为大型企业网络的接入设备。如果测量不出电压(2-10V跳动,在对PD端进行检测)则为标准POE(电表不是合法的PD,不会供电无电压)。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差别?
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PoE交换机有很多的优势,不用格外的拉电线外,还可以节约成本,系统比较灵活,后期的升级和维护简单。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了以后,就形成了现如今人们日常必须的互联网。
现如今的计算机网络当中,交换机、路由器两个字眼频繁出现。可是什么是交换机、什么是路由器呢?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点说:
交换机à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隔离了冲突域,能够学习数据帧当中携带的源MAC地址来构建MAC地址表,同时负责查找目的MAC地址智能的转发数据。
路由器à工作在网络层,隔离了广播域,通过静态路由或者动态路由协议构建路由表,能够依据数据包当中的目的IP地址智能的转发数据。
简单点说:
交换机à负责将所有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设备,主要负责一个公司、学校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à负责将企业内网的数据包发送到互联网,主要用来负责连接企业内网和外网的设备。
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工作的层面不同。交换机工作在TCP/IP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TCP/IP的网络层。
二、转发数据的依据不同。交换机依据目的MAC地址转发数据,路由器依据目的IP转发数据。
三、安全部署方式不同。路由器可以使用IPSEC等技术加密数据包,使用ZBF(zone base firewall)去部署状态化的防火墙技术,但是交换机不具备这些功能。我们来举个例子:
路由器相当于邮局,把信投递到收件人地址,它的任务就完成了。但是信邮到了你们宿舍楼,而这个地址不是你一个人专享的,所以楼管王大爷还要负责把信给到你手里,他不会关心收件人地址,只看收件人姓名,然后打个内线电话叫你来取信。同时整机转发性能可达4T-bit,解决外置AC处理性能瓶颈,助力客户向802。如果没有邮局,你没法向世界各地的漂亮妹子们发信,也没法从楼外的漂亮妹子那里收信。但是因为楼管王大爷的存在,你仍然可以通过他与同宿舍楼的好朋友书信往来。所有邮局构成的系统,就是“广域网”,而你的宿舍楼,就是“局域网”,构建局域网是不需要路由器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