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微薄”同样成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其中,目前各家企业总体动力电池回收量相对较少,收支难以平衡成为普遍现象。电池回收作为一项拥有技术门槛与资金门槛的行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但是就***层面而言,只鼓励企业进行回收,并无明确激励政策出台。
而消费者处理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时又期望得到一定回报,该部分成应该本由谁承担尚无定论。现阶段,由于三元电池因应用较晚尚未到大规模退役之时,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处理再利用后利润极低,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多数企业仍处观望态度。
除此之外,海外车企对于动力电池回收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解决方案。日本汽车制造商三菱的一些项目就在使用汽车废弃电池为其建筑供电。奥迪、雷诺等欧洲车企也在使用回收的动力电池进行建筑供电与储能等二次利用。
无论何种路线,回收动力电池有利可寻,该点毋庸置疑。以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约4.32亿元的规模来看,伴随新能源行业的继续发展,有机构有机构预测截止2025年,我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到35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203.71亿元。“蛋糕”足够诱人,至此不难理解困境之下,为何“投机者”愈发活跃。
动力锂电池一般使用年限为5-8年,到今年,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迎来“报废潮”。据统计2018年~2020年,***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回收问题迫在眉睫,据了解,动力锂电池除了“锂”,它的电解液中,仍然有镍、钴、锰等***,电解液,含氟有机物也有污染。此外,报废之后,它仍有300-1000V不等的高压,在回收、拆解、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还是可能会有起火、***污染、有机物废气排放等多种问题。如果回收处置不当,极有可能重蹈当年铅酸电池覆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由专门的电池回收机构进行回收再处理
由于动力锂电池处理回收工序麻烦且***,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自燃现象,对于电池材料生产企业而言,由于技术路线相似,未来可能会在报废动力锂电池回收领域占得先机。
2.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回收
电池生产企业在动力锂电池回收方面能够占据一定优势,也有一些电池生产企业回收后自己利用。有***也建议可根据报废动力锂电池的不同情况有区别地应用在电动三轮车、两轮车,备用电源,储能电池,或是进行金属元素提取,这样也可以达到梯次利用的目的。
动力锂电池绿色回收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进一步完善动力锂电池的标准化,并加大落实力度,坚决不能再走铅酸蓄电池回收的老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