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电池回收诚信企业推荐 佛山廖爽废旧物资回收
作者:廖爽废旧物资回收2020/7/8 11:41:30






电子垃圾回收现状

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没有贯彻强制性的规范化电子垃圾回收政策,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发达***。消费者的电子垃圾回收意识也非常薄弱。在这方面表现相对积极的就是商业公司了。包括专门的垃圾处理公司(西方***),或者电子产品的生产商。

许多品牌都在部分地区有电子垃圾回收政策,但都是鼓励性,非强制,需要用户自觉。而且关键是宣传不到位,用户们都不知道。

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电子产品生产公司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电子垃圾回收服务。用户可以在专门接收点投放垃圾,或者通过特殊的邮寄服务。但这种服务在国内还很少,基本都是在美国等西方***。






垃圾分类的推进,带动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再生资源作为其中的一环,也迎来了另一个拐点,在细分领域中,电子垃圾在2018年迎来了报废高峰,行业增速有望改善。

我国是电子产品生产消费大国,淘汰过后不少或在家中“沉睡”,或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手机是近年来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电子产品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闲置的废旧手机约10亿部,但回收率却不足2%。

回收渠道不完善是废电子产品处理存在的一个问题。***机构统计,目前国内约有近90%的电子垃圾没有得到规范处理,而是经流动商贩、个体户回收后,直接交由小型回收企业、家庭拆解小作坊等进行简单的回收拆解处理。






从回收—梯级利用主体的协同性看,回收-梯级利用网络体系的完善是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健康发展的前提。尽管《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电池企业保障废旧动力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同时,产业链其他相关方等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且国内也已由60余家汽车生产企业设立了2800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但远没有形成涵盖车企、电池企业、物流企业、梯级利用企业等完整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体系,未建立生产—回收—梯级利用主体间的有效合作机制,产业链主体间协同联动能力较弱,权责不够清晰。




商户名称:佛山市廖爽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