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池水面气泡怎么办?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有时候不论是水池里还是水槽,水面的泡沫就是消除不了。这时候不能说水质好,我们把这个情况当作病发预兆。过滤槽运作的很好,水也是透明的就是有很多泡沫,这是由于锦鲤分泌了过量的黏液,这致使水里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溶液在水里面就会产生泡沫。
把完全不含营养成份的水放在瓶子中用力摇晃也不会出现泡沫。但是如果摇晃有蛋白质成份的水,水就会出现泡沫,道理和这个是一样的。
锦鲤之所以会分泌出黏液,一般被认为是承受压力而做出的防御反应,多数情况下都是鲤的身体状态出现了问题,不过也不是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对付出现泡沫的情况,试试换水,量比平常多一点,按规定量的一半投药看看,这个方法可以防得病于未然,也能够阻止病情的发展,有时候效果不错的。
日常管理事项:
1、增强鱼池过滤系统,定期清洗过滤棉等滤材;
2、更换那些易散或投饵后有较多泡沫的劣质饵料;
3、经常检查有否有鱼吃剩下饵料,没有的话应及时清除;
4、定期更换一部分新水,保持水体的清新度 ;
5、喂冰冻水蚤或红血虫时暂时关掉过滤器15分钟,锦鲤饲料哪种的比较好,以免流入过滤槽里引起腐1败。
锦鲤鱼常见病处理方法--【痘疮病】
痘疮病,又称鲤痘疮病,主要危害锦鲤等鲤科鱼类,能严重影响观赏鱼的生长及降低其观赏价值,怎么选择锦鲤饲料,严重时可引起鱼体死1亡。
症状识别:发病早期病鱼的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覆着很薄的一层白色黏液。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的表皮增厚形成大块石蜡状的物,这些物长到一定大小后会自动脱落,之后原处会重新长出新的物。患病锦鲤消瘦,贵州锦鲤饲料,游动迟缓,常沉于水底,随病情发展可能会陆续死1亡。
发病原因:由鲤病毒引起。病毒可在锦鲤皮肤的上皮细胞上生长,病毒的适温是15~20℃,当饲养水质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时容易发病。
流行及危害:秋末和初春水温较低时(15℃)是痘疮病的流行季节,通常危害饲养的当岁鱼。锦鲤对此病非常敏感,此病的锦鲤在越冬后期可引起鱼病且大量。
防治方法:
(1)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锦鲤在越冬前有一定的肥满度,增强鱼体在低温季节的抵抗力。
(2)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经常对锦鲤投喂水蚤、水蚯蚓等动物性饵料,加强营养。
(3)一旦出现发病迹象,可人为采取措施,锦鲤饲料怎么选,有条件的可将饲养水温提高,水温升高后痘疮病会逐渐自愈。
(4)增强体质,用50㎎用50㎎红霉1素兑池水25kg浸浴,大鱼可***2‰的左旋氯1霉1素。
锦鲤鱼常见病处理方法--【赤皮病】
无论是幼鲤还是成鲤,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其在捕捞、运输后,北方在越冬后,细1菌1性赤皮病易暴发。
症状识别: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充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明显;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或感1染水霉;有时病鱼的上下颌及鳃盖也会充血发炎;病鱼常伴有肠道发炎和烂鳃症状。
发病原因: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传1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或带菌鱼。当鱼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一旦鱼体因器械损伤、冻1伤或体表被***寄生而受损时,就容易被病原菌感1染而发病。
流行及危害:锦鲤的赤皮病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水温25~30℃时为流行盛期。通常鱼体受伤后易患此病,春季和秋季水温低于15℃时也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并发感1染水霉菌影响锦鲤的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
(1)在饲养管理中,一定要谨慎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防治该病时,室外大池可用漂白1粉1㎎/升全池遍洒。
(3)使用10㎎/升呋1喃类药1物浸洗鱼体。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