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铝合金氧化膜染色的定义
染色法是将刚氧化后的铝合金清洗后立即浸渍在含有染料的溶液中,氧化膜孔隙因吸附染料而染上各种颜色。这种工艺上色快、色泽鲜艳、操作简便,但是染色后需要做封孔处理。
2.染色对氧化膜的要求
a.铝在***溶液中得到的氧化膜无色而多孔,适宜染色。草酸氧化膜本身呈***只能染深色,铬酸膜孔隙率低,膜本身发灰,也只能染深色。
b.氧化膜必须有一定的厚度,要求大于7um,较薄的氧化膜只能染上很浅的颜色。
c.氧化膜应有一定的松孔和吸附性,所以硬质氧化膜和铬酸常规氧化膜均不适与染色。
d.氧化膜应完整、均匀、不应有划伤、砂眼、点腐蚀等缺陷。
e.膜层本身具有合适的颜色,且没有金相结构的差别,如晶粒大小不一或者严重偏析等
3.氧化膜的染色机理
a.有机染料染色机理:基于物质的吸附理论,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指分子或离子以静电力方式的吸附;以化学力(反应生成的共价键、氢键、螯合键等)方式吸附的叫化学吸附。物理吸附希望低温,高温易脱附;化学吸附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一般认为染色时两种吸附同时进行以化学吸附为主,所以在中温下进行。
b.无机染料染色机理:通常在常温下进行,将工件按一定次序先浸渍在一种无机盐溶液中,再浸入另一种无机盐溶液中,使这些无机物在膜孔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有色化合物,填塞氧化膜孔隙并将膜孔封住(某些情况下可省去封孔过程)。无机染料颜色范围有限,色泽不够鲜亮,但耐温耐晒性特好。
4.不合格染色膜的褪色
染色后封孔前发现不良可用27%(质量分数)或者5ml/l***在25度条件下退除。
压铸铝氧化着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压铸件跳色或者颜色发花等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压铸铝氧化着色出现染色发花、跳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染液PH值偏低,可用稀氨水调到规范值。
2、清洗不干净。坚强水洗。
3、染料溶解不完全,加强溶解致完全溶解。
4、染液温度太高,阳极氧化,降低温度。
5、氧化膜孔隙小,原因是氧化温度太低,阳极氧化,***皮膜被***溶解,可适当调高氧化温度避免此问题。
6、染色上色太快,二染色时间太短,可调稀染液,降低染色温度,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7、封孔温度太低,加温解决。
8、封孔液PH值太低,用稀氨水调高到规范值。
9、染色表面易擦掉。主要原因是皮膜粗糙,一般是氧化温度太高所致。应注意控制好氧化温度在规范范围之内。
为不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本色阳极氧化,在进行着色工作时,需要认真、细心处理,尽量做到操作无误,以保证生产效率。
铝不论是天然氧化,电化学氧化,化学氧化,碱性氧化,酸性氧化还是阳极氧化,它的氧化膜的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主要是Al2O3组成。这层膜的构成,能保护铝基体不被继续氧化腐蚀,不会像铁一般经年后都是铁锈。人们正是发现了这一点,就开始在这层膜上做起了文章。
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主要有两种类型:壁垒型阳极氧化膜和多孔型阳极氧化膜,而我们能加以利用的是多孔型阳极氧化膜。多孔型阳极氧化膜是由两部分组成——多孔层和阻挡层。多孔层,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小孔的膜层,其孔洞半径以微米计。阻挡层,存在于铝基体和多孔层中间,无孔致密,隔绝外界空气,其和壁垒型阳极氧化膜是一样的结构,但是不能理解为就是壁垒型阳极氧化膜。那么,其有哪些性质呢?
1、多孔型阳极氧化膜为二层结构,内层是纯度较高的三氧化二铝,致密的薄的玻璃状膜,厚度约0.01~0.05mm,硬度较高;外层是含水的三氧化二铝(Al2O3·H2O)膜。
2、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因为氧化膜是由基体金属生成的,与基体金属结成为一个整体。
3、氧化膜孔隙多,孔隙成锥形毛细管状,孔径自内向外变大。因而,阳极氧化厂家,它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易染成各种颜色,加强装饰作用;与涂料结合力强,适于作涂装底层;为提高耐蚀性能,应进行封孔处理。
4、氧化膜是绝缘体,当膜厚1μm时,击穿电压为25V;纯铝氧化膜的电阻率为109Ω/cm2。
5、氧化膜耐热性能优良,耐热可高达1500℃,其热导率比金属低。
6、氧化处理后,工件的尺寸稍有增大,因为三氧化二铝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