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所用的电解液一般为中等溶解能力的酸性溶液,铅作为阴极,仅起导电作用。铝及其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时,在阳极发生下列反应:
H2O-2e→O 2H
2AL 3O→AL2O3
在阴极发生下列反应:
2H 2E→H2
同时酸对铝和生成的氧化膜进行化学溶解,其反应如下:
2AL 6H →2AL3 3H2
AL2O3 6H →2AL3 3H2O
氧化膜的生成与溶解同时进行,氧化初期,膜的生成速度大于溶解速度,膜的厚度不断增加;随着厚度的增加.其电阻也增大,结果使膜的生长速度减慢,一直到与膜溶解速 度相等时,膜的厚度才为一定值。
1 氧化膜导电性不理想
原因:氧化时间过长,氧化膜过厚。按工艺要求的30~60s操作,所获得的氧化膜呈浅彩虹色,阳极氧化厂家,膜层导电性良好,基本上测不到电阻,若氧化时间过长,膜层厚度增加,不但会影响膜层的导电性能,膜层还会呈土***,阳极氧化处理,显得陈旧。
解决方法:操作时间应严格控制。
2 氧化膜附着力差
原因:①氧化膜过厚;②氧化溶液浓度过大;③氧化溶液温度过高;④氧化膜未经老化处理。
解决方法:操作者可根据上述对氧化膜附着力有影响的四点因素进行调整,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3 氧化件的孔眼及其周围较难形成氧化膜
原因:①工件碱洗后冲洗不彻底;②工件的孔眼周围有黄油;
解决方法:①在碱洗之前先用qi油洗刷一遍,碱洗液中应添有乳化剂;②工件碱洗后应冲洗干净。
4 工件的部分表面不易生成氧化膜
这一现象多出现在平面件,常见的原因有:①轧制板材表面常有致密的焦糊物,碱洗时未能清除干净;②工件碱洗后在xiao酸中漂洗不彻底;③碱洗液中积有过多的铝离子;
解决方法:①铝件碱洗前用细砂低打磨去除焦糊物;②铝件碱洗后在xiao酸溶液中充分漂洗;③更换碱洗溶液。
5 氧化件的盲孔及其周围出现深***小ban点
原因:氧化后在清水中冲洗不彻底,干燥过程中孔眼内的残留溶液外流。
解决方法:工件经氧化后必须加强冲洗,甩尽残液,必要时还可用注器来吸取上面的残液。
6 氧化膜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的花斑
原因:包铝件加工时部分包铝层被切削掉,阳极氧化颜色,外层包铝属铝,被包的内层是杂铝,二种材质差异较大,故氧化后出现“白dian风”似的斑点。
解决方法:这一现象客户往往不会太理解,阳极氧化,厂家要多做解释工作,说清原委,以免引起误解。
一般消费者对于阳极氧化的理解只停留在银、灰、黑等颜色,但近期在3C产品上出现的玫瑰金让人惊艳不已,玫瑰金是对阳极氧化工艺的极大挑战,需要自动生产线和稳定的制程控制,确保玫瑰金的色泽稳定、均匀且有光泽。
阳极染色的玫瑰金用Lab颜色体系来描述,表现为L:77-84,a:10.5-14.5 b:8.5-10.5。膜厚10-13um,光泽度在9-12。
为了确保玫瑰金产品的表面品质,需对以下生产参数***控制:
***浓度:稍高的***浓度可促进氧化膜的溶解反应加快,利于孔隙的扩张,更易于染色;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