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预处理的定义及作用。采用化学溶液或者溶剂对铝表面进行预处理的工艺,阳极氧化颜色,它可以有效除去原始铝材表面的油污、污染物和自然氧化膜等,使铝材获得润湿均匀的清洁表面。
2.化学预处理常用工艺流程。常用的化学预处理方法有脱脂、碱洗、除灰、氟化物砂面处理、水洗等方法。根据待处理铝材的用途,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化学预处理工艺流程。
3.脱脂的原理及作用。油脂在酸性脱脂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脂肪酸,在少量润湿剂和乳化剂协助下油脂更容易溶解,提高脱脂效果。经脱脂处理可清除铝表面的油脂和灰尘等,使后道碱洗比较均匀。
4.碱洗的原理及作用。将铝材放入以为主要成分的强碱性溶液中进行浸蚀反应,进一步除去表面的脏污,彻底去除铝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显露出纯净的金属基体以便进行后续的阳极氧化处理。
5.除灰的原理及作用。碱洗后产品表面往往会附着一层不溶于碱洗槽液的金属化合物及其碱洗产物,它们是一层灰褐色或灰黑色挂灰。除灰的目的就是除去这层不溶于碱液的挂灰,以防至后道阳极氧化工序槽液的污染。
6.氟化物砂面处理的原理及作用。氟化物砂面处理是利用氟离子使铝材表面生产高度均匀、高密度点腐蚀的一种酸性浸蚀工艺,目的是消除产品表面的挤压痕并生成平整的表面。但由于氟化物砂面处理工艺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已不与推广使用。
铝阳极氧化染色是十分常见的铝表面处理工艺,整套工艺可以达到保护铝材,为铝材上色增添装饰效果等作用。阳极氧化染色时,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其,其中染色时间、pH值以及后封孔工艺有什么作用呢?
跟电解着色一样,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颜色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一般情况,当氧化条件确定,染色液浓度、温度等确定。我们只有通过调整染色时间以获得客户要求的颜色深度,阳极氧化加工,如果染色时间太短就已获得所要求的颜色,这存在两点弊端,一是上色太快,要获得均匀一致的颜色不容易;二是上色太快,所获得的颜色耐侯性不够。染色时间太长,或者无论染多长时间都不能获得要求的颜色深度,此时我们要考虑氧化膜是不是太薄或者染料浓度太低。
一般要求ph值是5~6,稳定的ph值对染色非常重要,对混合染料尤其如此,铝材阳极氧化,不同的ph值,可能会有不同的色调,为加强ph值的稳定性,在配制槽液时加入缓冲溶液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如:ht423ph稳定剂,同时要加强染色前的水洗,阳极氧化,避免带人酸性物质。
因为染色是在铝阳极氧化膜的膜孔中进行的,一方面要求膜层具有足够的孔隙率,另一方面要求膜孔内壁保持一定的活性,所以不是所有的阳极氧化膜都能染上合适的颜色,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铝在***溶液中得到的阳极氧化膜无色而多孔,因此适宜于染色。但是采用交流电阳极氧化时,常常会发生如下反应:
因为膜层中含有硫,虽然也很容易染色,但因染料与膜层中的硫生成硫化物,所以即使在同一种染色液中,直流与交流处理获得的阳极氧化膜色调往往不一样。因此在阳极氧化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操作条件,以获得质量良好的膜层。
其他阳极氧化膜如草酸氧化膜本身呈现***,只能染深色。在35 ℃下氧化,获得了几乎无色的膜,可很好地作为染色的底层。铬酸氧化膜层一般也不适于染色,因为膜薄而且孔隙率低,另一方面膜层颜色发灰,也只能染深色。
2、氧化膜层应完整、均匀,不应有划伤、砂眼、点腐蚀等缺陷。
3、氧化膜应有一定的松孔和吸附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