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齿轮传动噪声的有效措施
提高齿坯的加工精度
1.提高齿轮孔的加工精度:齿轮孔的尺寸精度,须在孔的偏差值的中间差附近左右分布,一般定在±0.003~±0.005mm,如果超差而又在孔的设计要求范围内,必须分别转入切齿工序,以便采取措施;同时,孔的直线度必须控制在0.003mm之内;
2.控制齿坯端面跳动及径向跳动:齿坯的端面跳动是直接影响齿向公差的项目,在加工齿坯两端面时,一定要保证平行度在0.01mm以内,然后在工装上精镗孔,以确保孔对端面的跳动公差;在切齿时,一定要用靠表100%校圆,以确保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切齿加工中的措施
1.齿轮刀具:①对外购的齿轮刀具,全部进行检验,必须达到AA J要求,达不到要求的齿轮刀具,须全部进行精铲磨;②齿轮刀具全部采用镀钛处理,提高刀具耐用度,改善刀具齿顶部分的磨损,防止齿轮根部圆弧过大;③m=0.3~0.8的齿轮采用顶切滚刀;m=1~2的齿轮采用齿顶修圆滚刀,修圆量R=0.1m~0.15m;④改善齿轮传动时的齿顶干涉,在不影响齿轮强度的情况下,提高齿顶高系数,加大(0.05~0.1)m;改善刀具齿顶耐用度,避免齿轮传动时齿根干涉。
热处理后的加工
1.对于软氮化及齿部高频淬火的齿轮孔,采用热处理前放量法、热处理后再进行研孔的方法,以保证加工精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2.对于处理的齿轮孔,全部采用分度圆***、阿基米德螺旋线锁紧的磨孔工艺。
六.坚持文明生产
根据资料显示,齿轮传动噪声有30%以上的原因来自毛刺和磕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齿轮件加工后全部采用工位夹具转运;齿轮轴类零件滚齿后,立即套上塑料管转入下道工序,并带塑料套管发货;处理后的齿轮件须经过液体喷砂处理,并同时进行珩磨工艺,以去除毛刺,并提高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
塑料齿轮行业颁布国内标准
然而一直以来,在塑料齿轮发展应用日益壮大的今天,我国却没有塑料齿轮标准,特别是缺失基本的塑料齿轮精度标准,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塑料齿轮行业的发展。目前塑料齿轮与发达***制造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从而造成我国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塑料齿轮的被动局面。想要突破这一困境,就需要从齿轮产品设计、塑性材料研发、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新型注塑设备与新的注塑工艺研究和齿轮检测与实验等多方面着手研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但由于设计要求、制造方法、应用场所等方面塑料齿轮与金属齿轮的差异较大,因而塑料齿轮自身精度标准的制订存在相当的复杂性,成为中国齿轮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注塑成型塑料齿轮精度标准为产品的计量检测和等级判定提供标准依据,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引导产品有序竞争、健康发展,并推动持续创新和行业技术进步。既可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建立良性市场秩序,助推产业技术进步,又能为企业拓宽采购渠道、减少对外依赖、提高工作时效、大幅降低采购和维修成本。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深入研究了ISO1328标准以及日本、美国、德国的相关标准,综合考虑国内的产业情况,确定本标准中的内容,保证了本标准的***性。***齿轮标准化技术秘书长王志刚说,该标准的制定相当不易,从2015年立项到今天完成,历尽坎坷,这是中国塑料齿轮行业的一个集大成的总结。他希望小模数塑齿领域有更多创新,下一步期待在塑齿强度与寿命试验的标准化方面有所突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